得物 iOS 工程演进之路

4706次阅读  |  发布于3年以前

正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得物 iOS 架构组的 Casa。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得物这两年以来的 iOS 的工程演进,希望能给处在演进阶段的工程师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工程演进规划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认为,有架构师的团队,和没有架构师的团队,工程演进方向是不一样的。

首先,需要明确这三个步骤分别是什么,以及分别想要解决的问题

  1. 工程化:

2 . 组件化:

3 . 容器化:

同时,工程健康是需要贯穿整个演进阶段的。接下来我会先来分享工程健康上,得物所做的优化,再来探讨项目工程化、组件化、容器化等演进阶段。

工程健康

工程健康主要包含:包体积治理、Crash 治理、启动流程治理等三项。对于部分资源充裕的项目,可能还会关注电量损耗、图片加载时长、API 请求时长等。

包体积大小治理

随着业务扩展,得物用了 2 - 3 个版本从 250M 上升到 350M,为了减少包大小,得物做了如下实践。

包体积大小主要由资源大小与代码大小组成,所以治理的方向就是想办法减少这两块内容所占的大小。

资源的治理可以分为几个方向:

代码的治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针对只需要三方库一小部分功能的场景,我们对三方库进行定制化缩减,如移除不需要的功能;针对为解决同类需求,引入多个相似第三方库的场景,限定只用某一个,如 Kingfisher、SDWebImage 等同功能组件仅保留一个,其他业务需要进行迁移。同时,为了确认当前工程中用到的第三方库,我们对 LinkMap 进行了解析,从而找到使用的第三方库及具体使用的业务场景。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定义了需要做无用代码扫描的集合 S1,同时扫描出当前使用的集合 S2,然后求 S1、S2 的差集获得无用代码的集合。

找由于复制粘贴产生的重复代码,然后抽出中间组件,各组件对中间组件进行依赖实现。

经过上述资源层面及代码层面的优化,得物工程包体积从 350M 下降至 250M,包体积下降 28.5%

工程代码治理

Crash 治理

启动流程治理

工程化

得物工程化主要围绕三项开展,分别是:围绕组件化的基础设施、包分发平台以及持续交付。

围绕组件化的基础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化的基础设施,需要随着组件化、容器化阶段不停调整。并不是意味进入组件化后,工程化就不用继续,而是进入组件化后,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组件化,但仍需投入精力调整优化相关的基础设施。

结合得物场景,主要围绕组件化实现了以下命令行工具,用以提供业务同学的开发效率:

后文会结合具体场景说明工具作用。

组件管理(包含组件创建、发版等组件工具)

区别于其他公司,得物没有使用在 Podfile 中定义版本号的方式。主要因为得物工程中组件较多(组件数量超 1430+),平均每隔 4.8 分钟发版一次(日均发版 100+)。如果使用 Podfile,会意味着每当组件发版,Podfile 都需要修改版本号,继而会产生大量的 Podfile 文件冲突。同时,得物也经常存在多组件联合发版的问题,这样依赖上游需要同时调整多个组件版本号,存在较大的沟通成本。

基于上述考虑,得物目前主要使用索引做组件管理,且固定以下命名规范(下列假设版本号为 X.Y.Z):

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 Git 仓库,且 Podfile 中固定了每个组件当前环境的仓库地址(所以切换环境时,需要调整 Podfile 中的 Source,并处理不同环境 git upstream 的合并)。仓库环境的拆分,避免了新版本开发影响到已有版本逻辑。

二进制(包含二进制调试工具、组件上游依赖查询工具、裙带源码组件切换工具)

最终,得物完成基于 Oolong 的增量制作。需要说明的是,得物不追求所有工程都是二进制,原因是开发工作一般以小时计,20min 的二进制编译时长已经能相对满足需求。

持续交付(包含编译成功节点切换工具)

得物工程较大,存在多人(100+)同时开发、多组件同时发布的情况。并且,为追求效率,我们没对组件进行编译验证,导致有时候,出一个“可用”的包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方案。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了“飞书卡片”功能,定期输出构建信息。

组件化

IPO 模型

在开始组件化相关的内容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组件化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化整为零,各自独立;确保每一部分是正确的,整体就是正确的。解决代码复用并不是组件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组件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复杂的大工程拆分成很多简单的小工程,且小工程之间能够互相协作;工程使用了 Cocoapods 也不意味着已完成组件化。组件化的是指代码可以独立编译,可以独立测试

在讲组件化之前,需要强调一个概念:“IPO”模型。

**“IPO”模型是指:输入、处理、输出三者中,只要其中两者正确,剩余一者必定正确。**该模型的指导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如何做组件化拆解和组件设计。

  1. 我们在做组件化拆解时,需要定义清楚这个组件的 Input。
  2. 我们在做组件化拆解时,需要确保组件的代码是正确的,也就是说 Process 是正确的。
  3. 在确定 Input 已经定义清楚,且 Process 是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必关心 Output,因为根据 “IPO”模型,只要 Input 和 Process 是正确的,Output 就一定是正确的。

“IPO”模型指导了我们做组件拆分的重点:将 Input 定义清楚,且确保 Process 代码正确。

在 CTMediator 方案体系下,OC Category / Swift Extension 的目的就是要保证 Input 是定义清楚的;剩余只需保证组件能够正确执行,即 Process 是正确的。那么 Output 就一定正确。如此一来,一个组件就是完整正确的。一个工程中只要每个组件都是完整正确的,那么这个工程就是完整正确的。

为什么不使用基于注册的组件化方案

目前组件化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

目前注册类方案存在管理注册时序、大量注册实例造成无用内存消耗、大量注册代码造成的时间损耗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各种“补丁逻辑”(例如直接将注册 URL 注入 mach_O 文件等)来解决。但若使用类 CTMediator 方案,则无需考虑类似问题,也就不需要去做“补丁逻辑”。

组件拆分粒度

业界针对组件拆分粒度有不同的认知,因此也就会存在不同的讨论。这些讨论如果脱离了当前的业务阶和团队发展阶段,是没有意义的。在不同的阶段下,组件拆分粒度是不一样的。

小规模业务和团队

小规模业务和团队(5人以内):此时应以业务线为维度拆分组件,拆分出几个组件即可,大多数情况下是 3 - 5 个。如果此时不做组件化、或拆分过多组件,工作效率都会降低。

在这样的业务规模和团队下,每次迭代时的迭代状态是这样的:

黄色的圆圈表示参与迭代并修改的组件。我们能够看到这三次迭代中,大家只需要关心各自业务的组件,迭代无关的组件可以不必修改。在这种情况下,组件化为工程带来了降低迭代复杂度的优势。

中等规模业务和团队

中等规模业务和团队一般在 10 - 20 人左右,此时应以流程为维度拆分组件,组件数量大约在十几个到数十个不等。如果还保留之前小规模阶段的粒度或者拆得太细,工作效率就都不太理想。

在这样的业务规模和团队下,每次迭代时的状态是这样的:

我们能够看到,在中等规模和团队的情况下,工程的组件化拆解就已经引入分层的概念了。工程分层没有绝对的标准,合理就行。绝大多数工程分层就是三层:业务实现层、胶水层、工具 SDK 层。

大规模业务和团队

在大规模业务和团队下,工程师规模可能近百甚至几百,业务线越来越大。产品经理的数量也变得很多,需求越来越细。可能一个流程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在提需求,一个业务线中有好几个产品经理去提需求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那么,此时对应到我们的工程中,组件的拆解粒度也要更细,可能就要细到一个页面就是一个组件,一个工具就是一个组件。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工程效率。在这样的工程规模和组件粒度下,注册类的组件化方案可能就无法做到很好的支持。一方面注册会很消耗时间,另一方面,每拆一个组件就要对应要注册一个内容,提高了组件拆分的成本。

我们在进行架构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未来团队及工程的成长速度及成长规模,需要为工程设计一个合理的组件化方案。如果随着团队规模扩张,小问题再次变成大问题,没有真正的实现化整为零,则该组件化方案的价值就不大了。

在大规模业务和团队下,每次迭代时的状态是这样的:

通过这样的迭代状态,我们能够看到:

  1. 由于产品需求很细,当我们做到组件的颗粒度也很细时,每次迭代需求中的修改范围就能够做到很小,修改范围小了,需要考虑的连带关系就少了,工作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2. 在这种规模的业务和团队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整个工程的分层概念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转而需要关注的是组件的依赖关系是否合理,需要做好纵向依赖和横向依赖的区分和管理;需要做到某一个条线或者某一个功能,都能够在自己的工程里进行独立编译、测试。
  3. 虽然分层概念在整个工程的范围中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分层概念其实已经下沉到了某个条线或者某个功能中。我们把某个条线或者某个功能理解为一个“组件群”,在这个组件群中,是可以落实分层的概念的。

好的架构没有 Common 没有 Core,也不应该有大组件的存在

为什么不允许存在公共模块

有 Common / Core 时,意味着有那么一部分代码,其职责是不明确的。不明确职责的代码会造成代码未来难以维护,因此不是一个好的架构。

另外每人对 Common / Core 的认知不同,很可能会使得 Common / Core 变成一个公共垃圾堆,出现 “既然放哪里都不合适,那我就放 Common / Core 吧” 的情况。该垃圾堆持续增长,成为一座垃圾山,导致 Common / Core 未来无法维护。

在得物中,规定每个组件实现了什么功能,就是什么组件,不存在 “有关部门” 这一说。

为什么不允许存在大组件

原因是大部分功能的开发,其实仅需要大组件的其中一个功能,但为了实现该功能,却需要引入一个大组件。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代码维护复杂,还会导致这个小组件编译时长不合理地增多。此时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将大组件打散成若干个小组件,其他组件需要啥,就只依赖它需要的那部分。我们认为一个大组件应该是由若干个小组件组成,而不是一个大组件由很多功能的代码拼成。

Argument List Too Long

Argument List Too Long 指的是 Xcode 代码编译基本完成后,在执行工程 Build Phases 中的 Run Script 时 / 编译时突然停止。

原因:Cocoapods 为 Pod 生成编译参数后,会写入到环境变量。此时若使用 Pod 构造的组件达到一定量级,会导致写入环境变量过多,继而导致环境变量总长度超过操作系统限制(即 26w 个字符),最终导致命令停止。

解决方案:环境变量中主要包含三个长度较长的内容,即 Header Search Path、Library Search Path 及 ModuleMap Path,所以关键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合并。

容器化

随着工程的成长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我们一路从工程化、组件化走来,最后走向容器化。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动态性,但动态性并不是工程的容器化阶段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容器化真正解决的问题是改变工程的开发模式:容器化将工程师从业务、页面的开发,转而变成页面上某个小卡片小功能的开发,再由容器根据规则,将这些小卡片组装成为页面。

从组件化走向容器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容器化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容器化是基于上一个阶段组件化的组件积累,逐步整合出来的。在得物,容器化还是基于 CTMediator 实现的,这意味着很多我们在组件化阶段已积累的组件,是可以在容器化过程中直接使用的。

视图渲染

针对容器化处理,得物会下发一个协议,然后容器会对该协议进行解析,随后递交至渲染器进行渲染,渲染过程中,其会通过 CTMediator 获取视图组件。该步骤中,容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用现有组件的手段,力求达到 “活字印刷” 的效果。

事件通信

除了视图组件外,还存在事件需要进行通信。组件往容器传递事件,如果此时容器没有处理事件,则事件通过 CTMediator 继续进行分发。需要注意的是,事件可以由其他组件处理,也可以由容器自身直接处理(但如埋点等事件,更适合放在容器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以命令模式来描述一个事件更为合理。因为在该模式下,我们告诉了开发者实现事件所有的充要条件。由于命令模式与 CTMediator 的 Target-Action 设计是一样的体系,因此容器化使用 CTMediator 进行实现则显得十分自然。

最终得物落地后的容器化可以支持上述功能,基本与 React 类似,但使用的是原生组件构造的容器,相比而言,省去了通信时耗,理论性能更优。

此处再次重申,使用 WebView、Flutter、React、Weex 等容器技术搭建的工程,是具备了容器能力的工程。但在我个人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工程进入了容器化阶段。容器化阶段毕竟还是要从组件化逐步成长而来,利用组件化已有的体系和组件,针对已有的页面进行容器化的升级。

应用

目前容器化已在得物首页、Tab 页、活动页完成部署,由于其用到的均是原生技术,所以无需额外招聘 Flutter、React 等技术栈的人才,也无需搭建额外的基础设施,过去的组件也基本全部能复用。

总结

工程化、组件化一直是 iOS 业界日久不衰的话题之一。本次分享中,Casa 为我们分享了得物 App 如何在工程演进的过程中,逐渐落地工程化、组件化,并复盘了在落地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以及后续的方案迭代。除此之外,Casa 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容器化”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在落地组件化之后,更好的面向构件开发。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