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文件系统 — 04 HelloFS 进阶 分布式加密文件系统

209次阅读  |  发布于3年以前

坚持思考,就会很酷

前情提要

在上篇文章我们已经通过一份完整的代码实现了一个 hello world 的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向你展示了一段有趣的 IO 路径,想必读者朋友也注意到了,这个文件系统是一个只读的文件系统,不支持写。文件 hello 的内容并不是存储在磁盘上,而是直接由程序返回。

今天我们将扩展这个 hellofs 文件系统,增强三个功能:

所以,我们将完成一个分布式加密hellofs 极简文件系统。期待吗?

三大功能增强

1 增加写功能

上篇演示的 hellofs 是个只读的文件系统,要知道文件系统是管理数据的存储和读取的,不能写数据的文件系统是不完整的。

root@ubuntu:~# echo test > /mnt/myfs/hello
-bash: echo: write error: Input/output error

我们要给 hellofs 增加一个写入的支持,怎么增加?

划重点:只需要给 File 对象实现 Write 接口即可。

func (File) Write(ctx context.Context, req *fuse.WriteRequest, resp *fuse.WriteResponse) error {
    // 接收 IO 请求,把数据存储到文件
    err := ioutil.WriteFile("/tmp/hellofs.01", req.Data, 0666)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写成功之后设置 size
    resp.Size = len(req.Data)
    return nil
}

如上,把写请求收到的数据写入到 /tmp/hellofs.01 这个文件

2 增加加密的功能

加密是什么意思?就是让别人看不懂**!**

目的是什么?为了数据安全

一般来讲,敏感数据不能明文存储,这样就算数据被盗取,也看不懂内容,这样损失就可控。

举个例子,小明每天写日记(旁白:正经人谁写日记),有天日记被人偷偷看了,大概率人设就要蹦了。但是,如果小明是用的甲骨文来写,那就算日记被偷也没人看得懂,损害最多也就丢个笔记本,于人设无害。

对于存储数据来讲,加密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加密算法一定是可逆的。这个原则应该很容易理解吧?加密只是为了防盗,但存储数据自然是为了读取数据,如果用了顶天牛逼的算法存储到磁盘,读的时候却解密不出原数据,那就尴了个尬了。

题外小思考:这个和网站存储密码有不一样哦,网站存储密码用不可逆的算法加密,你知道原因吗?原因:密码校验相等并不是直接对比密码字符串是否相等,而是对比密码 hash 之后的值是否相等哦。

好,我们已经明白了加密的目的和形式。为了演示方便,我们不准备使用牛逼的加密算法,我们就用 base64 算法对原数据做一些序列化之后再写入文件(让它看起来像个乱码),然后读取的时候用 base64 算法反序列化下就可以读到原始数据了。

str := "hello world"
encoded := base64.StdEncoding.EncodeToString([]byte(str))

加密效果:

hello world  =>  aGVsbG8gd29ybGQ=

这些乱码一样的字符串感觉还不错,是不是第一眼看不出是个啥!感兴趣的可以找个 base64 编解码的网站试下,也是一样的效果哦。

3 增加分布式的属性

分布式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本质就是把一些离散的节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分布式架构有三大组件:

为了简化处理,本次去掉元数据中心,使用最经典的 C/S 的结构,演示一个最简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我们通过 Client 解析 Fuse 协议得到 IO 请求包,然后转发给 Server 节点进行存储。你将会发现,一个貌似本地的文件系统,数据竟然存储到别的机器上

我们把上篇 [Go实战:hello world 的文件系统] 的 helloworld.go 文件扩展、拆分成两个二进制文件,hellofs-client.gohellofs-server.go ,一个做 Client ,一个做 Server,分工如下:

模块功能示意图

Go 代码实战

好啦,现在我们看下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怎么写?

注意:我们这里为了突出文章重点,减少代码篇幅,我们这里只贴出重点片段代码。但是奇伢已经给各位准备好了可编译的完整代码。

1 hellofs-client

首先,我们看一眼增加的 Write 接口的实现:

// hellofs-client.go
// 实现了这个接口就有了写的功能
func (File) Write(ctx context.Context, req *fuse.WriteRequest, resp *fuse.WriteResponse) error {
    // 写请求转发到 hellofs-server 
    _, err := http.Post(serverNodeAddr+"/hello/write", "text/plain", bytes.NewReader(req.Data))
    if err != nil {
        return err
    }
    // 写成功了,则设置长度
    resp.Size = len(req.Data)
    return nil
}

小结:

  1. 实现了 Write ,则为文件系统增加了写功能;
  2. 内部实现非常简单,直接代理给 Server 进程,走 Http 协议。比如,写请求就直接转发给 Server 的 /hello/write 接口;

2 hellofs-server

hellofs-server.go 实现了一个 Http Server,接收并处理 hellofs-client.go 转发过来的请求。我们先看一个 Write 实现:

// hellofs-server.go
// Server 实现了一个 http server

func main() {
    // 。。。。
    http.HandleFunc("/hello/write", hellofsWrite)

    log.Println("start")
    err := http.ListenAndServe(":8899", nil)
    if err != nil {
        log.Fatal("ListenAndServe: ", err)
    }
}

func hellofsWrite(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log.Printf("hellfs server get req=> write")
    data, err := ioutil.ReadAll(r.Body)
    if err != nil {
        w.WriteHeader(500)
    }
    // 加密用户数据
    encryptStr := base64.StdEncoding.EncodeToString(data)
    // 存储加密后的数据
    err = ioutil.WriteFile(helloFilePath, []byte(encryptStr), 0666)
    if err != nil {
        w.WriteHeader(500)
    }
    return
}

我们测试下吧

1 步骤一:编译二进制文件

首先,把 hellofs-client.go ( Client ) 和 hellofs-server.go ( Server )编译出来,命令如下:

编译客户端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go build -gcflags "-N -l" ./hellofs-client.go

编译服务端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go build -gcflags "-N -l" ./hellofs-server.go

生成 hellofs-clienthellofs-server 这两个二进制文件。

2 步骤二:挂载文件系统(hellofs 的客户端)

这个步骤在上一篇也有介绍过,目的是为了启动 hellofs 的客户端,监听 FUSE 请求。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hellofs-client --mountpoint=/mnt/myfs --fuse.debug=true

进程启动,没有任何报错,就可以走下一步了。

3 步骤三:启动 hellofs 的服务端

这个服务端和客户端是走网络传输数据的,hellofs-server 可以运行在任何地方,不需要和 hellofs-client 部署在同一个机器上。只需要 hellofs-client.go 里面的 serverNodeAddr 正确配置到 hellofs-server 运行的地址即可。

这也是分布式的特点:通过网络把多个节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注意:笔者为了简单,是部署在一台机器上,走 127.0.0.1 的 loop 网络:

// 如果你有多个机器节点,那么可以试下把 hellofs-server 放到其他节点运行哦,效果更佳
var (
    serverNodeAddr = "http://localhost:8899"
)

好啦,尝试启动服务端程序吧: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hellofs-server
2021/06/20 11:18:51 start

至此,我们的环境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4 开始测试吧

ls -l 看一下自制文件系统下的文件吧,我们看到 hello 的权限变成了 666(有可写权限啦)。

root@ubuntu:~# ll /mnt/myfs/hello 
-rw-rw-rw- 1 root root 0 Jun 20 11:20 /mnt/myfs/hello

cat 一下,内容啥都没有。

root@ubuntu:~# cat /mnt/myfs/hello

尝试写一些字符串进去吧,如下,我把 "qiyacloud" 这个字符串 echo 写入文件。

root@ubuntu:~# echo "qiyacloud" > /mnt/myfs/hello

这就是写成功了哦。 我们看到 hellofs-server 有收到写请求的日志哦。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hellofs-server 
2021/06/20 11:18:51 start
......
2021/06/20 11:25:50 hellfs server get req=> write

这也说明了分布式节点直接网络通信是成功的哦。

好,现在我们读一下 hello 文件,看看有什么内容。

root@ubuntu:~# cat /mnt/myfs/hello 
qiyacloud

读到了正确的数据呢,“qiyacloud”正是我们之前写入的内容。

重点来了:好,现在探索一个究极问题,我们写入的数据存在哪里?

我们找到 hello-server 进程所在的目录,发现目录下有一个 qiya.hellofs.001 的文件。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ls -l
total 15076
...
-rwxr-xr-x 1 root root 7459058 Jun 20 11:18 hellofs-server
-rw-r--r-- 1 root root      16 Jun 20 11:25 qiya.hellofs.001

我们 cat 下这个文件,看下里面的内容。

root@ubuntu:~/code/gopher/src/myfs# cat qiya.hellofs.001 
cWl5YWNsb3VkCg==

这个文件存储的是 "cWl5YWNsb3VkCg==" 这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就是 "qiyacloud" 的经过 base64 编码之后的内容。

所以,我们观察到两个事实:

  1. 当我们 echo "qiyacloud" 这个字符串写入到一个本地文件的时候,发现字符串竟然跨越内核,跨越节点,存储到了 hello-server 所在的目录的 qiya.hellofs.001 文件里;
  2. "qiyacloud" 不是明文存储,而是经过 base64 算法加密存储到文件的,但这个行为对用户不感知;

至此,我们的分布式加密文件系统就完美完成啦。

看一眼完整的 IO 请求流程,如下图

总结

  1. File 实现 Write 接口之后,就能承接 vfs 调用 write 的逻辑,从而文件系统就有了写的能力;
  2. 用 base64 编码来加密用户数据,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不出来原始数据了,这样的加密简单吧;
  3. 自制的 hellfs 采用 C/S 结构,从而成为了极简分布式的样子;
  4. hellofs-client 从内核 /dev/fuse 通道中获取消息,解析 FUSE 协议,然后把 IO 请求通过 Http 协议转发到 Server 节点;
  5. hellofs-server 接收 hellofs-client 网络传输的数据,加密之后存储到文件。读取请求的时候,读取文件,base64 解密之后,回传给 hellofs-client

后记

自制 FS 演示的是极简的情况,核心是让童鞋们直观的感受 Linux 文件****分布式、加密的一些概念,省略了复杂的异常处理。大家要注意,如果是生产环境的编码,远不止如此哦。

为了突出文章重点,减少代码篇幅,文章内只贴出重点片段。

所以,分布式加密的 hellofs 你跑起来了吗?

~完~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