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
的响应式原理是存在一些缺点的:
而Vue3
使用ES6
的Proxy
特性来解决上面这些问题,本篇文章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Vue3
的响应式原理并在最后通过Proxy
实现其核心逻辑。
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 Proxy
?
ES6
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属性——Proxy
。我们先看一下概念:
“通过调用
new Proxy()
,你可以创建一个代理用来替代另一个对象(被称为目标),这个代理对目标对象进行了虚拟,因此该代理与该目标对象表面上可以被当作同一个对象来对待。代理允许你拦截在目标对象上的底层操作,而这原本是JS
引擎的内部能力。
Proxy
顾名思义,就是代理的意思,这是一个能让我们随意操控对象的特性。当我们通过 Proxy
去对一个对象进行代理之后,我们将得到一个和被代理对象几乎完全一样的对象,并且可以对这个对象进行完全的监控。
什么叫完全监控?Proxy
所带来的,是对底层操作的拦截。前面我们在实现对对象监听时使用了 Object.defineProperty
,这个其实是 JS
提供给我们的高级操作,也就是通过底层封装之后暴露出来的方法。Proxy
的强大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直接拦截对代理对象的底层操作。这样我们相当于从一个对象的底层操作开始实现对它的监听。
那么Proxy
相比Object.defineProperty
都有哪些优势呢?
Proxy
可以直接监听对象而非属性;Proxy
可以直接监听数组的变化;Proxy
有多达 13 种拦截方法,不限于 apply
、ownKeys
、deleteProperty
、has
等等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不具备的;Proxy
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我们可以只操作新的对象达到目的,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只能遍历对象属性直接修改;Proxy
作为新标准将受到浏览器厂商重点持续的性能优化,也就是传说中的新标准的性能红利。对Proxy
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Vue3
的响应式原理
这里放一张我之前整理的关于Vue3
响应式的流程图:
我们来梳理一下流程:
1、通过state = reactive(target)
来定义响应式数据(这里基于Proxy
实现)
2、通过 effect
声明依赖响应式数据的函数cb
( 例如视图渲染函数render
函数),并执行cb
函数,执行过程中,会触发响应式数据 getter
3、在响应式数据 getter
中进行 track
依赖收集:存储响应式数据与更新函数 cb 的映射关系,存储于targetMap
4、当变更响应式数据时,触发trigger
,根据targetMap
找到关联的cb
并执行
“
targetMap
的结构为:{target: {key: [fn1,fn2]}}
看下我们都要实现哪些核心函数:
reactive
:响应式核心方法,用于建立数据响应式effect
:声明响应函数 cb,将回调函数保存起来备用,立即执行一次回调函数触发它里面一些响应数据的 gettertrack
:依赖收集,存储响应式数据与更新函数 cb 的映射关系trigger
:触发更新:根据映射关系,执行 cbreactive
函数)// 判断是不是对象
function isObject(val) {
return typeof val === "object" && val !== null;
}
function hasOwn(target, key) {
return target.hasOwnProperty[key];
}
// WeakMap: 弱引用映射表
// 原对象 : 代理过的对象
let toProxy = new WeakMap();
// 代理过的对象:原对象
let toRaw = new WeakMap();
// 响应式核心方法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 创建响应式对象
return createReactiveObject(target);
}
function createReactiveObject(target) {
// 如果当前不是对象,直接返回即可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 如果已经代理过了,就直接返回代理过的结果
let proxy = toProxy.get(target);
if (proxy) {
return proxy;
}
// 防止代理过的对象再次被代理
if (toRaw.has(target)) {
return target;
}
let baseHandler =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Reflect 是一个内置的对象,它提供拦截 JavaScript 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与proxy handlers的方法相同。
le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收集依赖/订阅 把当前的key和effect做映射关系
track(target, key);
// 在get取值的时候才去判断该值是否是一个对象,如果是则递归(这里相比于Vue2中的默认递归,其实是一种优化)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 这里需要区分是新增属性还是修改属性
le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
let oldVal = target[key];
let res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hasKey) {
console.log("新增属性");
trigger(target, "add", key);
} else if (oldVal !== value) {
console.log("修改属性");
trigger(target, "set", key);
}
return res;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let res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return res;
},
};
let observed = new Proxy(target, baseHandler);
toProxy.set(target, observed);
toRaw.set(observed, target);
return observed;
}
其实就是建立响应数据 key 和更新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法如下:
let obj = reactive({ name: "cosen" });
effect(() => {
console.log(obj.name);
});
obj.name = "senlin";
obj.name = "senlin1";
要实现这部分功能,我们需要完成上面提到的三个方法:
effect
track
trigger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effect
需要实现什么功能。
经过前面的reactive()
方法,我们已经能够拿到一个响应式的数据对象了,每次get
和set
操作都能够被拦截。
effect()
方法需要实现的功能就是:每当我们修改数据的时候,都能够触发传入effect的回调函数执行
。
“
effect()
方法的回调函数要想在数据发生变化后能够执行,必须返回一个响应式的effect()
函数,所以effect()
内部会返回一个响应式的effect
。
来看下effect
方法的实现:
// 响应式 副作用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rxEffect = function () {
try {
// 捕获异常
// 运行fn并将effect保存起来
activeEffectStacks.push(rxEffect);
return fn();
} finally {
activeEffectStacks.pop();
}
};
// 默认应该先执行一次
rxEffect();
// 返回响应函数
return rxEffect;
}
此时数据发生变化还无法通知effect
的回调函数执行,因为reactive
和effect
还未关联起来,也就是说还没有进行依赖收集,所以接下来需要进行依赖收集。
到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时候收集依赖?
2、如何收集依赖,如何保存依赖?
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收集依赖?我们需要在取值的时候开始收集依赖,而这对应于在Proxy的handlers的get中进行取值
,也就是在上面的createReactiveObject
方法中的: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Reflect 是一个内置的对象,它提供拦截 JavaScript 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与proxy handlers的方法相同。
le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收集依赖/订阅 把当前的key和effect做映射关系
+ track(target, key);
// 在get取值的时候才去判断该值是否是一个对象,如果是则递归(这里相比于Vue2中的默认递归,其实是一种优化)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对应触发依赖的执行是在Proxy的handlers的get中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 这里需要区分是新增属性还是修改属性
le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
let oldVal = target[key];
let res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hasKey) {
console.log("新增属性");
+ trigger(target, "add", key);
} else if (oldVal !== value) {
console.log("修改属性");
+ trigger(target, "set", key);
}
return res;
},
然后是第二个问题:如何收集依赖,如何保存依赖?这个其实我有在上面的流程图中标注:
{target: {key: [fn1,fn2]}}
这里解释一下:首先依赖是一个一个的effect
函数,我们可以通过Set
集合进行存储,而这个 Set 集合肯定是要和对象的某个key
进行对应,即哪些effect
依赖了对象中某个key
对应的值,这个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一个Map
对象进行保存。即:
targetMap: WeakMap{
target:Map{
key: Set[cb1,cb2...]
}
}
当我们取值的时候,首先通过该target
对象从全局的WeakMap
对象中取出对应的depsMap
对象,然后根据修改的key
获取到对应的dep依赖集合对象
,然后将当前effect
放入到dep依赖集合
中,完成依赖的收集。其实这里对应的就是track
方法: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 拿出栈顶函数
let effect = activeEffectStacks[activeEffectStacks.length - 1];
//
if (effect) {
// 获取target对应依赖表
let depsMap = targets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targetsMap.set(target, (depsMap = new Map()));
}
// 获取key对应的响应函数集
let deps = depsMap.get(key);
// 动态创建依赖关系
if (!deps) {
depsMap.set(key, (deps = new Set()));
}
if (!deps.has(effect)) {
deps.add(effect);
}
}
}
当我们修改值的时候会触发依赖更新,也是通过target
对象从全局的WeakMap
对象中取出对应的depMap
对象,然后根据修改的key
取出对应的dep依赖集合
,并遍历该集合中的所有effect
,并执行effect
。对应就是trigger
方法:
function trigger(target, type, key) {
let depsMap = targets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let deps = depsMap.get(key);
if (deps) {
// 将当前key对应的effect依次执行
deps.forEach((effect) => {
effect();
});
}
}
}
这里整合一下代码,并在最后通过一个demo
来测试一下:
/**
* Vue3 响应式原理
*
*/
// 判断是不是对象
function isObject(val) {
return typeof val === "object" && val !== null;
}
function hasOwn(target, key) {
return target.hasOwnProperty[key];
}
// WeakMap: 弱引用映射表
// 原对象 : 代理过的对象
let toProxy = new WeakMap();
// 代理过的对象:原对象
let toRaw = new WeakMap();
// 响应式核心方法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 创建响应式对象
return createReactiveObject(target);
}
function createReactiveObject(target) {
// 如果当前不是对象,直接返回即可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 如果已经代理过了,就直接返回代理过的结果
let proxy = toProxy.get(target);
if (proxy) {
return proxy;
}
// 防止代理过的对象再次被代理
if (toRaw.has(target)) {
return target;
}
let baseHandler =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Reflect 是一个内置的对象,它提供拦截 JavaScript 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与proxy handlers的方法相同。
le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收集依赖/订阅 把当前的key和effect做映射关系
track(target, key);
// 在get取值的时候才去判断该值是否是一个对象,如果是则递归(这里相比于Vue2中的默认递归,其实是一种优化)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 这里需要区分是新增属性还是修改属性
le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
let oldVal = target[key];
let res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hasKey) {
console.log("新增属性");
trigger(target, "add", key);
} else if (oldVal !== value) {
console.log("修改属性");
trigger(target, "set", key);
}
return res;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let res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return res;
},
};
let observed = new Proxy(target, baseHandler);
toProxy.set(target, observed);
toRaw.set(observed, target);
return observed;
}
// 栈 先进后出 {name:[effect]}
let activeEffectStacks = [];
let targetsMap = new WeakMap();
// 如果target中的key发生变化了,就执行数组里的方法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 拿出栈顶函数
let effect = activeEffectStacks[activeEffectStacks.length - 1];
if (effect) {
// 获取target对应依赖表
let depsMap = targets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targetsMap.set(target, (depsMap = new Map()));
}
// 获取key对应的响应函数集
let deps = depsMap.get(key);
// 动态创建依赖关系
if (!deps) {
depsMap.set(key, (deps = new Set()));
}
if (!deps.has(effect)) {
deps.add(effect);
}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type, key) {
let depsMap = targets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let deps = depsMap.get(key);
if (deps) {
// 将当前key对应的effect依次执行
deps.forEach((effect) => {
effect();
});
}
}
}
// 响应式 副作用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rxEffect = function () {
try {
// 捕获异常
// 运行fn并将effect保存起来
activeEffectStacks.push(rxEffect);
return fn();
} finally {
activeEffectStacks.pop();
}
};
// 默认应该先执行一次
rxEffect();
// 返回响应函数
return rxEffect;
}
let obj = reactive({ name: "cosen" });
effect(() => {
console.log(obj.name);
});
obj.name = "senlin";
obj.name = "senlin";
顺便贴下运行的结果:
我们能看到虽然执行了两次的obj.name = "senlin"
操作,但执行结果却只执行了一次,这个与代码中定义的toProxy
和toRaw
是有关的:
toProxy
:存储原对象
到代理过的对象
的映射关系,如果已经代理过了,就直接返回代理过的结果toRaw
存储代理过的对
到原对象
的映射关系,防止代理过的对象再次被代理。ok,到这里,我基本把Vue3
中关于响应式以及依赖收集的相关原理和大家梳理了一遍,也自己手动实现了一个简易的伪代码
。
本文只是简单的用伪代码
的形式做了演示,关于具体实现细节,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大家可以直接去查看Vue3响应式部分的源码[1]。
[1]Vue3响应式部分的源码: https://github.com/vuejs/vue-next/tree/master/packages/reactivity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