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简称小程序,英文 mini program。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在微信中使用的应用,用户扫描小程序码或搜索小程序即可打开,触手可及,用完即走,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
使用 WeixinJSBridge 预览图片
此类 API 最初是提供给腾讯内部一些业务使用,很多外部开发者发现了之后,依葫芦画瓢地使用了,逐渐成为微信中网页开发的事实标准。
2015 年初,微信发布了一整套网页开发工具包,称之为 JS-SDK,开放了拍摄、录音、语音识别、二维码、地图、支付、分享、卡券等几十个 API。让所有开发者都可以使用到微信的原生能力。
使用 JS-SDK 调用图片预览组件 JS-SDK 解决了移动网页使用微信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暴露微信的接口使得 Web 开发者能够拥有更多的能力,然而在更多的能力之外,JS-SDK 的模式并没有解决使用移动网页遇到的体验不良的问题。
用户在访问网页的时候,在浏览器开始显示之前都会有一个白屏的过程,在移动端,受限于设备性能和网络速度,白屏会更加明显。除了白屏,影响 Web 体验的问题还有缺少操作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页面切换的生硬和点击的迟滞感。
加载白屏,切换不流畅
此外一些开发者会使用 JS-SDK 做一些,比如假红包,伪造的官方活动等。并利用 JS-SDK 的分享能力变相的去裂变分享到各个群或者朋友圈,由于 JS-SDK 是根据域名来赋予 api 权限的,运营人员封了一个域名后,他们立马用别的域名又继续做坏,要知道注册一个新的域名的成本是很低的。
那么小程序是通过怎样的设计来改进 JS-SDK 的体验和管控上的不足?
具体实现上小程序采用了类 web + 离线包的形式。开发上与 web 类似,门槛较低,开发效率较高。离线下载和页面预渲染功能增强了用户体验,提升了加载速度,解决了 JS-SDK 加载白屏的问题 1。小程序提供了云端更新离线包的功能,可动态更新页面,相对于 app 的更新和发布更为灵活。此外,小程序在离线包的基础上对切换动画进行优化,降低了切换页面导致的迟滞感,缓解了切换不流畅的问题 2。
小程序web+离线包模式 小程序在架构方面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双线程的开发模式,隔离了 JS 逻辑和 UI 渲染。小程序的渲染层和逻辑层分别由 2 个线程管理:渲染层的界面使用了 WebView 进行渲染,逻辑层采用 JsCore 线程运行 JS 脚本。
逻辑层: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去执行 JavaScript,在这个环境下执行的都是有关小程序业务逻辑的代码;
渲染层:界面渲染相关的任务全都在 WebView 线程里执行,通过逻辑层代码去控制渲染哪些界面。一个小程序存在多个界面,所以渲染层存在多个 WebView 线程;
通信:这两个线程的通信会经由微信客户端(下文中也会采用 Native 来代指微信客户端)做中转,逻辑层发送网络请求也经由 Native 转发,小程序的通信模型下图所示。
小程序双线程架构
JS 逻辑层运行在 JSCore 中,并没有一个完整浏览器对象,因而缺少相关的 DOM API 和 BOM API,无法操作页面元素,能达到管控的目的,但也限制了开发者的权限:
这样的逻辑层与 UI 层的隔离,加上小程序的审核和举报机制,使得微信加强对小程序的管控,解决了问题 3。但这也使得开发者无法灵活的进行页面渲染。
上面已经说了逻辑层无法操作 DOM 变更,那小程序是如何进行页面的渲染呢?小程序基于数据驱动的架构模式,基于 Virtual Dom(React 引入,真实 DOM 的一种 JS 描述方式)的概念,业务侧只需要改变数据即可引起界面变化。其中渲染层提供了带有数据绑定语法的 WXML,逻辑层提供了setData 等等 API,开发者需要进行界面变化时,只需要通过在逻辑层执行 setData 把变化的数据通过 Native 层传递到渲染层,小程序会进行 Dom Diff(DOM 结构对比并进行最小化变更的算法)等流程,最后把正确的结果更新在 Dom 树上。
小程序Virtual DOM渲染
完整的通信流程大致如下:
那么小程序与现有的混合开发技术类型的异同点在哪?尤其是与 React Native 的区别,小程序技术架构为什么没有使用 React Native?
现有的混合开发类型,基于 UI 渲染的分类来看,主要有两类:
小程序也属于类型 1,本次我们主要以类型 2 中的 React Native 作为对比分析。
React Native 框架主要有三层:
React Native 基于 react 框架(Virtual Dom)来进行 UI 渲染,具体的流程大致如下:
React Native 基于 JSCore 实现 js 与 java/oc 交互,具体流程大致如下:
Reactive Native架构
据小程序开发人员告知的原因如下:
小程序使用浏览器内核 WebView 来渲染界面(小部分原生组件由客户端参与渲染),界面主要由成熟的 Web 技术渲染,辅之大量的接口提供丰富的客户端原生能力,而 React Native 是客户端原生渲染。理论上 React Native 相对于 WebView 的性能更好,但小程序的类 web 开发对开发来说入门相对简单,像是一种开发效率与性能的双刃剑。
基于上面的架构分析,我们在开发中需要注意是:
setData
。由于setData
中的数据不仅需要通过 Native 层传递到渲染层,通过 DOM diff 算法等渲染成最终页面,所以需要尽量减少setData
的使用以避免性能问题。setData
传递大量的新数据。数据的传输会经历跨线程传输和脚本编译的过程,当数据量过大,会增加脚本编译的执行时间,占用 WebView JS 线程,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渲染性能。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