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规范的 Go 代码

299次阅读  |  发布于2年以前

在公司进行代码开发,一般都会制定一套编程规范。良好的代码规范可以改善项目可读性,提高团队开发的合作效率。具体在 Go 语言中,我们可以借鉴 Go 官方的 Go Code Review Comments、Uber 开源的 uber-go/guide 项目,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学习。

本文我们聚焦于一个点:Go 的 error 判断。

启示代码

我们直接看一段代码

type MyselfError struct{}

func (m *Myself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实现 error 接口的 Error 方法"
}

func someWork() *MyselfError {
 return nil
}

func main() {
 var err error
 err = someWork()
 fmt.Println(err == nil)
}

// output: false

这个例子的输出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这是由于在 Go 中,两个 nil 的比较也许并不相等。在[Go 语言类型可比性] 一文中我们说过:对于接口 interface 而言,它的比较存在两个维度,分别是动态类型和动态值。接口的==比较,只有在类型与值均相等的情况下才会为真。

type error interface {
    Error() string
}

someWork函数返回的 err 它是类型为 MyselfError,值为 nil 的 error 接口,显然不满足要求:只有类型和值同时都为 nil 的情况下,接口类型的 nil 判断才会为真

主分支代码

有了上面的铺垫,你应该懂我要说什么了吧?

在 Go 中,不要通过<span style="font-size: 15px;">err == nil来做逻辑判断条件。这不光是由于使用它会产生潜在的 bug,这样的代码交于测试童鞋,他们可能也会喷你,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我们可以把代码分为主干代码和分支代码,主干代码代表正常逻辑,分支代码记录异常case。两者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在一个函数中,主干代码与最左侧只隔一个 tab 距离,超过一个 tab 距离的为分支代码。

在处理错误返回的函数中,我们应该先做错误异常的处理,错误处理的逻辑属于分支代码,而正常逻辑则应在主干代码上。

错误示例
func bar() {
 var err error
 err = foo()
 if err == nil {
  // 程序正常的代码逻辑
 } else {
  switch err.(type) {
  case err1:
   // 做错误处理1
  case err2:
   // 做错误处理2
  default:
   // 做通用错误处理
  }
 }
}

现在你能知道测试童鞋为什么喷你吗?

有一个词叫做测试覆盖率,它代表测试用例走过的代码行数。如果你将err==nil的判断前置,那这段代码就对于测试不友好。

在测试过程中,有时我们很难人为构造错误的发生,那么很可能测试用例只会走err==nil下面的代码逻辑。

规范示例
func main() {
 var err error
 err = foo()
 if err != nil {
  switch err.(type) {
  case err1:
   // 做错误处理1
  case err2:
   // 做错误处理2
  default:
   // 做通用错误处理
  }
 }
 // 程序正常的代码逻辑
}

这样的代码规范,让我们在初次接手新项目,或者 code review 其他人的代码时,能够通过阅读主干代码而快速理解地代码业务逻辑,而不至于陷入琐碎的 case 处理中。

总结

今天的文章虽然很短,但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在 Go 中 err == nil 不需要判断,而该判断异常 case,正常逻辑置于主干,异常代码置于分支。

在开发组内建立起一套良好的代码规范,会有助于提升代码可读性以及工作协作效率。如果你们还没有类似的规范,那就去参考 Go Code Review Comments、 uber-go/guide 来整活一套?

参考

Go Code Review Comments:https://github.com/golang/go/wiki/CodeReviewComments

uber-go/guide:https://github.com/uber-go/guide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