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RPC

421次阅读  |  发布于2年以前

1974年冬,互联网大师 Jon Postel发表了RFC674:“Procedure Call Protocol Documents,Version 2”,尝试定义一种在包含70个节点的网络中共享资源的通用方法。在大师一生中编辑过的无数个RFC文档中,674属于并不突出的一个,但却拉开了RPC的序幕。也正是接下来我们故事的开始。


1 . 从IPC到RPC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即进程间通信。指在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过程。Unix家族中IPC种类繁多,其中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套接字(Socket)。与其他IPC类型只支持同机上进程间通信所不同,Socket 广泛应用于不同机器之间的远程通信。

把镜头拉到八零年代,自从大神Bill Joy漫不经心地对着DARPA官员回答:“我就是边阅读协议文档,边敲代码,就写出来了”这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伯克利套接字(*Berkeley Socket***)**与众不同的命运。作为TCP协议的实现,在BSD 4.2中Socket正式面世,彼时Bill Joy已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SUN公司。Berkeley Socket不仅仅是Unix操作系统进行 TCP/IP 通信的实现基础,更是如今整个网络世界通信的基石,甚至Windows其套接字也脱胎于此。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RPC是一种技术思想而非一种规范。其实到底什么是RPC,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演化,已经越来越难以定义。但站在八九十年代的当口,简单来说,就是我在本地调用了一个函数,或者对象的方法,实际上是调用了远程机器上的函数,或者远程对象的方法,但是这个通信过程对于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即达到了一种位置上的透明性。听起来真的是我等业务逻辑程序员的好帮手,但同样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认为:通信的透明,会对程序员造成通信是无成本的假象,从而滥用以致于增加了通信成本。

当然RPC概念本身也适用于除TCP以外的其他传输层协议,但我们用的最多的只有TCP/IP啦。

只需要一个『Wire Protocol』,再搭配一个『**名字服务**』(Name Service)就能自定义一个最简单的RPC库了。socket通信,以及序列化反序列化的工作被封装了RPC框架内部,无需程序员手工处理。当然一个成熟的RPC库,并非如此简单,它所包含的功能要负责的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棘手的多。

注:所谓Wire Protocol并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种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规则。

从七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末,关于RPC的论文层出不穷。有支持,也有质疑,有狂热,更有批判。就这样时间进入了下一个十年。


2 . RPC中间件的三国时代

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的伊始,面向对象的理念已经走入人们视野,互联网还未爆发,但这并不会阻挡企业级网络规模的发展。分布式系统已现端倪,通信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那些年,不同硬件、不同OS、不同编程语言之间通信与协作简直是一场噩梦。1991年,CORBA横空出世。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OMG(Object Manage Group)组织颁布的标准,划时代地提出了分布式对象(Distributed object)的技术,自此RPC由原先的面向过程语义进化出了面向对象的语义。尽管1.0版本的CORBA只支持C语言的映射,但也着实让人们看到了异构环境之间互操作的新希望。


1991年发生了很多事。
这一年第一个python编译器诞生。
而彼时,SUN公司的一个小组正在攻坚Oak编程语言。
五月,Tim Berners-Lee对外公布了第一个HTTP版本HTTP/0.9,World Wide Web 首次露面。
八月,在大洋的另一端一个芬兰小伙在BBS上发了一个交友贴: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I'm doing a (free) operating system”。

言归正传,CORBA使用ORB组件来处理通信过程,ORB(Object Request Broker, 对象请求代理)即CORBA的中间3个字母。该组件是一个请求代理,客户端的代码只需要向客户端ORB发送请求,ORB去定位到服务端ORB,并且自动处理连接与传送数据。那么在两个ORB之间如何传送“对象”呢?答案是GIOP(General Inter ORB Protocol),该协议规定了对象的序列化规则与消息传递的规则。GIOP以短小灵活著称,但其本身是一个抽象协议。IIOP(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 )是GIOP在IP协议上的具体实现, IIOP就是一种Wire Protocol。

CORBA的一大特点是屏蔽采用了不同技术栈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差异。为此,它利用IDL(接口描述语言)作为中间语言来共享接口定义。使用编译工具可以将IDL文件编译成多种语言的客户端stub代码 和 服务端skeleton代码,且stub和skeleton可以是不同的编程语言。调用远程方法时,stub代码会向ORB发送请求。

除基本的RPC功能外,还有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等等功能,由于进一步解放了程序员的双手,使其专注于业务逻辑上,因此以CORBA为代表的技术架构也被称之为——RPC中间件(Middleware)。

1993年,世界上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浏览器Mosaic发布,新时代的大门终于打开。

1995年Oak升级并更名为Java,如今看来昨日黄花的Applet也曾让人眼前一亮,但Java的未来并不始于此。此后Java推出了RMI,一种基于Java平台的RPC技术(此后推出了RMI-IIOP,使得RMI得以和CORBA系统间进行通信),后来又推出JavaBean。至此其表现仍算中规中矩,直到1998年,SUN公司发布JDK1.2,EJB从此诞生,世人不禁惊呼一声:“成了”。Java有了自己的分布式对象解决方案。自此Java得以与COBRA和DCOM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同年,CORBA增加了对于Java语言的映射,第二年CORBA3.0标准面世,提出了不用于DCOM、EJB的第三个组件模型CCM(*C*ORBA Component Model),另外支持映射的语言更多,不仅支持C/C++、Java,还支持骨灰级语言Smalltalk、Ada、COBOL。但最终还是大势已去,气数已尽。给CORBA制定规范的专家们大部分脱离实际,且CORBA规范艰深晦涩。理论脱离实际,不禁联想起OSI/ISO与TCP/IP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另外厂商们在实现过程中无法完全理解并遵守该规范,各有各的解读,最后导致各家并不兼容。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由于不同的语言类型系统,编程范式千差万别。因此要想抽象出适合编译成各种语言接口的IDL语法作为中间语言是十分困难的,但历史也从来不乏后来者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这么做,不过这是后话了。

Java语言本身跨平台,Java RMI只专注于一种语言的解决方案,编写简单。无需CORBA那样为了适配各种语言而引入IDL。历史便是如此有趣,为了适应异构的网络环境和不同的编程语言,而提出的CORBA技术,因为其复杂度无法推行。而只支持一种语言的JavaEE解决方案,因为简单而得到人们的支持,进而反向助推了Java语言的流行。孰因孰果,难以预料。只能说不同的时代,人们的选择不同。


3 . RPC的预言:十年轮回

RPC的思想自1974年的那篇论文发表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了。这期间RPC并非一帆风顺,批判之声也不绝于耳。

1987年,Tanenbaum教授(就是发明Minix的谭教授)发表了论文《A Critique of the Remote Procedure Call Paradigm》,认为将本地调用与远程调用当做一样处理是犯了本质错误,并且达到通信的完全透明是不可能的,而一旦一个系统的通信是部分透明,反而会增加程序员工作的复杂度。

1994年,时任SUN公司高级研究员的 Jim Waldo (等4人)发表了著名论文《A Not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痛陈RPC四大罪状:

  1. 通信时延
  2. 地址空间隔离
  3. 局部故障
  4. 并发问题

当然多数罪状是分布式系统本身的固有问题。有趣的是Waldo曾提出过一个十年理论:

每隔十年人们便试图将本地计算与远程计算统一,一次又一次。然而本地计算与远程计算是完全不同的。

十年必是虚数,但这句话倒也值得玩味,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RPC的周期性。Jim Waldo看似是RPC的批判者,但却对RPC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在任职Sun公司前,Waldo在惠普主导了第一个ORB的设计与开发,从而促进了ORB被纳入第一版的OMG CORBA规范之中。后来在SUN公司工作期间,也主导并参与了多项RPC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工作。

回到之前的时间线。

1998年,XML 1.0发布,并成为W3C的推荐标准。此后XML迅速崛起,成为工业界的新宠。“凡是用XML描述的都是好的,凡是不使用XML的都是垃圾”,在两个凡是的方针指导下,XML-RPC应运而生,但是很快继任者SOAP就已出现。不要叫他肥皂协议哦。

Web Service(简称WS)使用SOAP协议作为RPC的序列化标准。SOAP是XML描述的,或者说其本身就是XML的子集,SOAP是一种Wire Protocol,其传送仍然依赖“介质”,这个介质可以 HTTP、TCP 甚至 JMS。另外WS中也存在类似CORBA中IDL的WSDL,用于描述WS接口,并且通过工具可以将其编译成stub代码。而WSDL同样也是XML语言描述的。通过使用WS,可以方便地完成基于SOA架构思想的工程实践。

世纪之初,微软看到了DCOM的暗淡前途,转而强推WS,彼时,微软与IBM是WS的强力站台者。好景不长,WS虽然也可以适用于企业内部系统间通信与服务化的解决方案,但是更多的被人们应用在接入层(HTTP),后来随着以REST风格为代表的API技术的崛起,WS逐渐偃旗息鼓,这也标志着RPC技术在接入层的完败。


4 . 庙堂与江湖:现代RPC

两千年以后,在互联网的泡沫之下,许多中小企业使用单一的MVC架构风格即足以满足要求。许多人都已淡忘了RPC的存在,是否真应了十年轮回之说?答案是否定的。其实RPC从来都未消失,是在大企业内部,RPC技术一直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后台瓶颈日益凸显,RPC再度从幕后走到台前。RPC中间件成井喷之势,彼时现代的RPC框架已经吸收了SOA的架构思想,以及其他技术。虽然RPC仍然是中间件的基础,但是后来的附加技术更加喧宾夺主,且更能代表一个中间件的特色。相比之下,RPC则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不过依然重要)。

2008年,Google开源了Protocol Buffer(简称PB),PB不仅兼容大大小小各类编程语言,而且由于是二进制协议,其效率之高,远超XML、JSON。开源之后,迅速风靡全球。同年,Facebook向Apache贡献的Thrift正式开源,Thrift提供了多种序列化的方案可供选择,当然也包含二进制的。另外PB虽然优秀,但终归只是一个序列化库,只是一种高效的Wire Protocol,而Thirft则是一套相对完整解决方案,除RPC的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了几种现成的Server。同样Thrift包含一个IDL,兼容常见的编程语言。

2015年,Google将gRPC框架开源,一经发布,迅速获得广泛关注,毫无疑问,gRPC使用PB作为序列化的解决方案,而在传输的介质上富有创见性的使用了HTTP/2。另外gRPC支持双向流式通信(bidrectional streaming communication),RPC框架终于不再拘泥于万年不变的C/S模型,因此gRPC得以更为方便快速地构建服务(SOA或Microservice)。而这正是Thrift的短板。

当然企业的开源项目是需要经过修改调整才释出的,并非直接拿企业内部的代码就开源了。因此尽管gRPC在谷歌内部运行多年,但开源版本的gRPC目前还相对不够成熟,而Thrift自2007开源以来已经历经10年锤炼。

今天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由工业界巨头和开源社区所把持。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IT领域其实并不是零和博弈。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后台技术领域,决定我们上层建筑的不是经济,正是这些RPC框架。通过使用这些成熟的RPC框架,我们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感谢这些企业以及所有开源社区的贡献者。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CORBA没落之后,一批OMG的实干派出走,于2002年成立了ZeroC公司,致力于研发ICE框架,并非为CORBA续命,ICE被称之为反叛之冰。Hadoop之父Doug Cutting由于不满于Thrift设计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开始了继续造轮子之路,因此诞生了Avro。放眼国内,2011年,开源大户阿里也曾开源自研RPC框架——Dubbo。但前几年又风闻其已转向新一代框架——HSF(High Speed Framework),而2017年,沉寂了几年的Dubbo,官方又开始更新。大洋彼岸,Facebook于2014年再度开源轻量级Thrift框架——fbthrift……

RPC、中间件、服务,这个江湖很多故事没有提及,并且新的故事还在继续。唱衰RPC也好,唱红RPC也罢。说“炒冷饭”也好,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罢。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停变化,所面临的问题也一变再变。RPC当然不是银弹,也或许真的深陷十年轮回,但我们必然不是西西弗斯。

技术终将过时,后浪终将拍打前浪。前人在技术道路上的探索,或许我们早已遗忘。但我相信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都化作了光。而今日技术上所有的辉煌,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