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实现的mini-vue仓库:https://github.com/maolovecoding/mini-vue2-stage[1]建议克隆代码观看,效果更佳。
10.实现nextTick 11. 实现了mixin,目前只支持生命周期的合并
代码中注释很多,觉得不习惯的可以一边看一边删除多余的注释。
npm i rollup rollup-plugin-babel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rollup-plugin-node-resolve -D
复制代码
这个可以直接使用es module
// rollup默认可以导出一个对象 作为打包的配置文件
import babel from "rollup-plugin-babel";
import resolve from 'rollup-plugin-node-resolve'
export default {
// 入口
input: "./src/index.js",
// 出口
output: {
// 生成的文件
file: "./dist/vue.js",
// 全局对象 Vue 在global(浏览器端就是window)上挂载一个属性 Vue
name: "Vue",
// 打包方式 esm commonjs模块 iife自执行函数 umd 统一模块规范 -> 兼容cmd和amd
format: "umd",
// 打包后和源代码做关联
sourcemap: true,
},
plugins: [
babel({
// 排除第三方模块
exclude: "node_modules/**",
}),
// 自动找文件夹下的index文件
resolve()
],
};
复制代码
// babel config
module.exports = {
// 预设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复制代码
"scripts": {
"dev": "rollup -cw"
}
复制代码
-c表示使用配置文件,-w表示监控文件变化。
outerHTML
属性获取描述元素(包括其后代)的序列化HTML片段。它也可以设置为用从给定字符串解析的节点替换元素。
<div id="app">
<h2>{{name}}</h2>
<span>{{age}}</span>
</div>
<script>
console.log(document.querySelector("#app").outerHTML)
/*
<div id="app">
<h2>{{name}}</h2>
<span>{{age}}</span>
</div>
*/
</script>
复制代码
vue的核心流程:
Vue2中使用的是Object.definedProperty,Vue3中直接使用Proxy了
vue2中使用的是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然后转换为ast树。
模板引擎 性能差 需要正则匹配 替换 vue1.0 没有引入虚拟dom的改变,vue2 采用虚拟dom 数据变化后比较虚拟dom的差异 最后更新需要更新的地方, 核心就是我们需要将模板变成我们的js语法 通过js语法生成虚拟dom,语法之间的转换 需要先变成抽象语法树AST 再组装为新的语法,这里就是把template语法转为render函数。
把生成的ast语法树,通过字符串拼接等方式转为render函数。render函数内部主要用到:
调用render函数,会生成虚拟dom,然后把虚拟dom转为真实DOM,挂载到页面即可。
核心流程:
完成了,虚拟和真实dom的渲染,也完成了响应式数据的处理,接下来需要进行视图和响应式数据的关联,在渲染页面的时候,收集依赖数据。
要完成依赖的收集,很明显的就是,我们要如何得知,此模板在此次渲染的时候,用到了那些响应式数据。
我们可以给模板中的属性,增加一个收集器(dep)。这个收集器,是给每个属性单独增加的。页面渲染的时候,我们把渲染逻辑封装到watcher中。(其实就是手动更新视图的那两个方法app._update(app._render()))。让dep记住这个watcher即可,在属性变化了以后,可以找到对应的dep中存放的watcher,然后执行重新渲染页面。
这里面我们用到的方式其实就是观察者模式。
/**
* watcher 进行实际的视图渲染
* 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watcher,可以减少每次更新页面的部分
* 给每个属性都增加一个dep,目的就是收集watcher
* 一个视图(组件)可能有很多属性,多个属性对应一个视图 n个dep对应1个watcher
* 一个属性也可能对应多个视图(组件)
* 所以 dep 和 watcher 是多对多关系
*
* 每个属性都有自己的dep,属性就是被观察者
* watcher就是观察者(属性变化了会通知观察者进行视图更新)-> 观察者模式
*/
class Watcher{}
复制代码
先让watcher收集dep,如果dep已经收集过,则不会再次收集。当dep被收集的时候,我们也会让dep反向收集当前的watcher。实现二者的双向收集。
然后在响应式数据发送改变的时候,通知dep的观察者(watcher)进行视图更新。
image-20220415105750259
此时,已经完成了响应式数据和视图的绑定,在数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视图会同步更新。也就是说,我们更新了两次响应式数据,也会更新两次视图。
image-20220415110028536
正常情况下,更新两次视图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此时两次数据的更新发生在一次同步代码中,我们应该让视图的更新是异步的,这样在一次操作更新多个数据的情况下,也只会渲染一次视图,提高渲染速率。
那么我们的想法就是合并更新,在所有的更新数据做完以后,在刷新页面。也就是批处理,事件环。
我们的期望就是,同步代码执行完毕之后,在执行视图的渲染(作为异步任务)。把更新操作延迟。
方法就是使用一个队列维护需要更新的watcher,第一次更新属性值的时候,就开启一个定时器,清空所有的watcher。后续的数据改变的操作,都不会再次开启定时器,只是会把需要更新的watcher再次入队列。(当然watcher我们会先去重)。
但是这个清空操作是在同步代码执行完毕后才会执行的。
// watcher queue 本次需要更新的视图队列
let queue = [];
// watcher 去重 {0:true,1:true}
let has = {};
// 批处理 也可以说是防抖
let pending = false;
/**
* 不管执行多少次update操作,但是我们最终只执行一轮刷新操作
* @param {*} watcher
*/
function queueWatcher(watcher) {
const id = watcher.id;
// 去重
if (!has[id]) {
queue.push(watcher);
has[id] = true;
console.log(queue);
if (!pending) {
// 刷新队列 多个属性刷新 其实执行的只是第一次 合并刷新了
setTimeout(flushSchedulerQueue, 0);
pending = true;
}
}
}
/**
* 刷新调度队列 且清理当前的标识 has pending 等都重置
* 先执行第一批的watcher,如果刷新过程中有新的watcher产生,再次加入队列即可
*/
function flushSchedulerQueue() {
const flushQueue = [...queue];
queue = [];
has = {};
pending = false;
// 刷新视图 如果在刷新过程中 还有新的watcher 会重新放到queueWatcher中
flushQueue.forEach((watcher) => watcher.run()); // run 就是执行render
}
复制代码
原理:
因为我们数据的更新和视图的更新不再是同步,导致我们在同步获取视图最新的dom元素时,可能出现获取的元素和视图实际显示的元素不一致的情况。于是出现了 nextTick方法
实际上:nextTick方法内部也是维护了一个异步回调队列,开启一个定时器,每次调用该方法传入回调,都是把回调函数放入队列,并不是每次调用nextTick方法都开启一个定时器(比较销毁性能)。再放入第一个回调函数的时候,开启定时器,后续的回调函数只放入队列而不会再次开启定时器了,。所以nextTick不是创建了异步任务,而是将这个任务维护到了队列而已。
nextTick方法是同步还是异步?
把任务(回调)放到队列是同步,实际执行任务是异步。
// 任务队列
let callbacks = [];
// 是否等待任务刷新
let waiting = false;
/**
* 刷新异步回调函数队列
*/
function flushCallbacks() {
const cbs = [...callbacks];
callbacks = [];
waiting = false;
cbs.forEach((cb) => cb());
}
/**
* 异步批处理
* 是先执行内部的回调 还是用户的? 用个队列 排序
* @param {Function} cb 回调函数
*/
export function nextTick(cb) {
// 使用队列维护nextTick中的callback方法
callbacks.push(cb);
if (!waiting) {
setTimeout(flushCallbacks, 0); // 刷新
waiting = true;
}
}
复制代码
实际上,vue的nextTick方法,内部并没有直接使用原生的某一个异步api(比如promise,setTimeout等)。而是采用优雅降级的方法。
**采用优雅降级的目的,**还是为了用户可以尽快看见页面的渲染。
/**
* 优雅降级 Promise -> MutationObserve -> setImmediate -> setTimeout(需要开线程 开销最大)
*/
let timerFunc = null;
if (Promise) {
timerFunc = () => Promise.resolve().then(flushCallbacks);
} else if (MutationObserver) {
// 创建并返回一个新的 MutationObserver 它会在指定的DOM发生变化时被调用(异步执行callback)。
cons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flushCallbacks);
// TODO 创建文本节点的API 应该封装 为了方便跨平台
const textNode = document.createTextNode(1);
console.log("observer-----------------")
// 监控文本值的变化
observer.observe(textNode, {
characterData: true,
});
timerFunc = () => (textNode.textContent = 2);
} else if (setImmediate) {
// IE平台
timerFunc = () => setImmediate(flushCallbacks);
} else {
timerFunc = () => setTimeout(flushCallbacks, 0);
}
复制代码
对于vue3,肯定就不需要这种方式了,在不兼容ie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promise了。
image-20220415150046818
经过一次次处理,现在是可以在视图更新以后再去拿最新的dom了。
当然:对于更改值放在取值的下面,那么获取到的肯定还是旧的dom值。vue也是如此的。
image-20220415150347883
Vue的mixin,可以实现全局混入和局部混入。
全局混入对所有组件实例都生效。
暂时我实现了生命周期的混入,对于data等其他特殊选项的合并还未处理。
对于混入的生命周期,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相同的生命周期,最终我们都转为使用数组包裹,每个数组元素都是混入进来的生命周期。在创建组件实例的时候,把传入的选项和全局的Vue.options选项进行合并到实例上,实现混入效果。
image-20220415220542253
[1]https://github.com/maolovecoding/mini-vue2-stage
[2]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API/MutationObserver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