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又划上了句号,于我来说,又老了一岁,已经到了那个不再张口闭口"我还年轻"的年龄段,年龄对于我来说已经有所忌讳了,相信很多同龄人都会有同样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情。时间对于每个人都很公平,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不会因为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偏颇,在时间面前,人非常渺小。
上半年怀着无奈和遗憾,从聚美离职了,这么快离开聚美是我始料未及的。在聚美,个人能力得到了较大的磨练,因为所面临的问题是我职业生涯中从前未有过的。第一次带团队,团队从最初的一盘散沙,没有方向,到慢慢走上正轨,再到团队对整个大环境失去信心。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尽力做了我该做的,但我也无力回天,不得不接受事实,在这里有必要在团队管理方面做下总结。
作为一名团队管理,缺乏经验,这是我的不足,但是团队管理不像写代码并没有一个能直接套用的"模式",需要根据团队本身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去不断摸索和调整。
团队是有情绪的,调节团队的情绪很重要,发现有负面情绪要及时释放,负面情绪还很容易传播,团队累积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时就像一个定时炸弹。
对于团队中的刺儿头,如果不能软化,有能力的话就尽快拔除。
拉低团队平均水平的人要重点关注,花更多的时间帮助其成长,期望能赶上平均水平,但是也要考虑是否会顾此失彼。
上面两条付出的成本过高时,还不如培养那些看起来底子不错的新人。
空降的管理不好当,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去招人,招人的话就算对方再牛逼,不适合自己的团队都是白搭。
保持强势给团队施加压力能帮助团队成长。如果因为想和团队成员搞好关系,让团队成员觉得有人情味,而对团队成员保持松懈或不闻不问是一种失职。
团队管理方面的总结暂时就到这吧。以后有其它不错的想法再来分享。接下来说说新加入的美团的团队吧。
美团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却有着这么浓厚的技术氛围实在难能可贵。我所在的 mx Team(基础终端组)有着各种各样的技术牛人,囊括了 WEB 前端、客户端(iOS/Android/Windows/OS X)、后端、产品经理,团队人数目前保持在 40 人左右。
这是一个无论是技术还是业务都比较复杂的团队,团队大了自然会形成小团队,我仍然带着一个小团队,有了之前的一些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在这方面倒没有那么焦虑了。但是周围很多优秀的同事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团队管理方面都让我还是有不小的压力,那都是一面面的镜子。保持压力,继续前行。
今年我的技术研究学习方向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业务驱动的,上半年在聚美专注于电商的前端基础架构和前端工程化,下半年专注于组件化的 SPA,Node 的应用从工具开发落地到业务开发。与去年定的技术目标都还算吻合,没有偏离方向。
今年下半年由于我们团队大面积采用 React 框架和 Flux 架构来开发 SPA,写了几篇 React 方面的文章,一方面自己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一方面也为了便于团队新人能更快的上手。比较大的一个感悟是,未来的前端真的不需要再关注"底层"的 DOM 的繁琐的操作了,前端的关注点应该转移到数据的流转和管理上。另外 SPA 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前端越来越"重",能用前端处理的事务都应该在前端处理,后端的工作也更纯粹,只需为前端提供 API 服务。
前端的发展比较快,各种框架、工具层出不穷,工具推动着标准的发展,也对技术升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工具圈,工具的生命周期都越来越短,前不久还看到有人发段子吐槽说前端现在热衷于搭环境,什么 gulp、browserify、babel5、babel6、webpack 轮番上阵,折腾好久都没搞定,公司都要倒闭了,环境还没搭好,最终采用原始的硬编码方式来引入 js 脚本。前端工具圈的狂热导致开发成本骤升,已经有点本末倒置了,工程化不是目的,用工程化提升工作效率才是目的,技术不是目的,用技术提升生产力才是目的。别瞎升级,很可能升级后你的开发环境就跑不起来了。
16 年要在 Immutable 的应用,GlaphQL + Relay 的应用以及 Node 的运维上下功夫。现在看的技术书越来越少了(今年才看了一本 mongo 的书,心有愧疚),技术书籍还是不能落下。
今年看的书仍然很杂,跨度同样很大。
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皮囊》
经济&法律&政治:《美国宪政历程》、《自由选择》
灵修:《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哲学&历史:《西方哲学史》(大部头,还没看完)
毛姆的《月》非常出名,能写出这么牛逼的作品非常难得。想要了解宪法对美国的影响和美国的法治社会,《美》很值得推荐。《自》是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讲了很多美国的经济措施的失误。
今年了解了不少宗教方面的思想和历史,对于一直接受无信仰教育的我来说,影响比较大。《西》是罗素写的哲学方面的科普书籍,但是里面有很多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历史和哲学体系。
在此之前看了陈宇廷的《念》,作者是台湾政治世家的长子,哈佛的高材生,用通俗一点的话说上最好的大学,进最好的研究院,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些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一方面出于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一方面受家庭中儒家和佛家氛围的影响,遂出家学佛修行,后又还俗,投入公益,与藏族女子结婚,婚后一起修行。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借此书,我对佛教、佛法和修行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撇开宗教不谈,佛法和修行都值得深入学习和思考。用佛家的话说,这是与佛结缘,算是 15 年最大的收获吧,当然也仅仅是结缘而已,目前慧根还不够,也不会有出家的打算。
15 年春节去了云南玩,由于包车司机师傅的百般"不让你玩好",和同行的小伙伴吃了最凄凉的一顿年夜饭,也见识了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十一黄金周,不过云南真的很美,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去了。
15 年十一的时候,第一次租车自驾走了青海、甘肃的大环线,在无人区里孤独的穿行,总行程有 2400 多公里吧。对于很久没有摸过方向盘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里要感谢一路同行的小伙伴的陪伴和照顾。这次的行程只是开始。
最后,按照惯例附上一张旅途中的摄影作品《梯田的光影》,摄于云南元阳。
16 年,好好活着。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