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庇古的故事

1114次阅读  |  发布于5年以前

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年11月18日 - 1959年3月7日)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的教授,凯恩斯的老师。他现在好像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里找不到他的名字,wikipedia上的介绍也只有100多字。

不过,我读了他的一些文字,发现我的想法同他很接近,他想走的路似乎也是我想走的路。

他说:

    卡莱尔宣称,求知欲是哲学的开端。但经济学的起源则是出于对肮脏简陋的街道以及生命中的不快乐表示厌恶的社会热忱。

如果你关注社会现实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回避经济学;如果你一旦开始思考"为什么世界上有穷人和富人之分,以及这样是否合理",那么从此你就很难摆脱这个问题了。

庇古30岁时,接任他的老师马歇尔出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在就任演说上,他说:

    如果不是希望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研究可能会导致......社会进步的实际结果,我自己可能会......认为花在研究上的时间是错误。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可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人间的悲惨可以少一点。尤其当你看到政治家制定出错误的经济政策,整个国家为此付出代价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了。

套用雨果在《悲惨世界》卷首的题词就是:"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经济学就不会是无益的。"

我其实以前就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就觉得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当然,愿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学术本身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经济学研究者身上,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庇古说得好:

    希望经济学知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现实事件......是非常渺茫的。我们的创造不太可能有市场。然而......我们培育我们的花园。因为我们追随的不是思想而是一种冲动----一种探求的冲动----这至少不是可耻的,虽然可能被证明是无用的。

这句话也许对所有的学术研究都适用吧:真正的学术研究最初可能都是无用的,但它至少满足了人们探求的冲动。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