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地产商

1238次阅读  |  发布于5年以前

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地产商转嫁风险 上市公司高价买单》,非常震惊。

我知道,有人利用监管漏洞,将证券市场当作提款机,榨取大众的财富。但是,我没有想到,这种交易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骇人的高度,动辄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且非常普遍,"大家都在玩"。

报道中,举出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中关村(000931),让我们看看这种交易是怎么玩的。

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资产的高溢价。

所谓"高溢价",就是说现货市场上1元的商品,一旦证券化,价格就会翻好几个倍。

举例来说,假定我购买了100万元的机器设备,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然后,我以每股1元的面值,发行了100万股的股票。请问这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

理论上讲,如果资产本身不是垄断性资产(不含知识产权和商誉),那么股票的市价应该就在1元附近,不应该差得太多,因为虚拟资产的价值应该与实物资产对应。但是,在中国就不是这样,1元的净资产往往要卖到5元左右。事实上,2007年3月底时,中国证券市场平均市净率----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是5.55倍。

这就是说,100万元的机器设备,一旦被证券化,价格就立刻可以上升到555万元!

如果我是企业主,我会怎么办?很简单,就是不停地将实物资产往股份公司里塞(一般通过资产收购和企业并购的形式),同时增发股票,这样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惊人的利润。

金融资产价格虚高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原因有多方面,与金融体制不完善(又称"金融抑制")有关。这里就不涉及了。

现在来看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例子。

一度排名"中国首富"、国美电器的老板黄光裕,取得上市公司中关村的控股权之后,宣布将自己的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鹏润地产")100%的股权注入中关村(000931)。

鹏润地产的净资产只有1.14亿元,猜猜看,黄光裕开出的卖价是多少?

答案是180亿元!

因为这个溢价率实在太高了,为了平息外界的议论,黄光裕又紧急向鹏润地产突击增资19.5亿元。即使按照增资后的净资产计算,溢价幅度也将高达160亿元左右。

换言之,中关村掏出180亿元,购买了只有20.6亿元净资产的鹏润地产(其中19.5亿元还是被临时并入的)。中间的差价160亿元,来自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最终落入黄光裕个人的口袋。

在这个过程中,实物资产本身其实一点都没有变,只是由股份公司购买了它的所有权。这样一来,轻轻松松就创造出了上百亿的差价。天下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发财方法吗?

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高溢价收购资产,早已是普遍的做法。许多亿万富翁就是这样诞生的。

最近一二年,高价收购房地产项目比较流行。因为房地产项目利润高,所以证券市场也欢迎这样做。中关村宣布高价收购鹏润地产以后,居然还涨停了,这是多么奇怪的世界啊!

下面是报道中提到的"高价收购地产项目的上市公司"(不完全列表)。

    上市公司      收购价  实际净资产价值
    *ST金泰(600385)  246.65亿元  81.29亿元
    宁波富达(600724)  66亿元   17.84亿元
    ST高新(000628)   18.18亿元   7.80亿元
    丰华股份(600615)   76.012亿元 12.323亿元
    ST科健(000035)   22.68亿元  6.46亿元
    华盛达(600687)   14.77亿元  3.59亿元

对我来说,我只是特别感叹其中的不公平。

房价的暴涨,使得少数地产商暴富,而使得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少倒退了5年。当地产泡沫即将破裂的时候,地产商却又将这些项目高价转让给上市公司,一旦将来房价下跌,就将由全体股东来承担,其中大多数都是跟风的中小投资者。

进一步说,房地产项目都是靠银行贷款支持。大幅度的房价下跌,必然造成银行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最终还是要靠国库买单,也就是由全体纳税人来承担。

这就是中国:利益都归于少数人,苦难则由大多数人来承担。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