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本文原载2016年第15期《财新周刊》)
上个月发生了一件新闻,一个网名叫做"papi酱"的姑娘,得到了1200万元风险投资。
新闻稿这样说.
"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宣布对papi酱投资1200万元,占股12%;papi酱团队持股88%,估值1亿元。"
据报道,papi酱今年29岁,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在读研究生。她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网上发布各种二三分钟的短视频而走红。在视频里面,她以独白秀的形式,通过夸张的表情,以及变音器、对口型、方言等形式,大讲男女关系、社会现象等等。
光看视频的标题,就不难想象她谈论的内容:《当女人说"没事"的时候,到底在说些什么?》、《像个台湾人一样说东北话》、《美女的痛苦你们根本就不懂啊》......
"我们统计了一下主流平台的数据,papi 酱的视频总播放量超过 2.9 亿次,每集平均播放量 753 万。其中,点击最高的一集视频《有些人一谈恋爱就招人讨厌》,全网播放量达 2093 万次。这还只是 papi 酱个人账号的数据,不包括其他账号转发的情况。"
我周围的朋友对这件事情很关注,倒不是因为爱好她的视频,而是很惊奇,难道现在风险投资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
以前,在我们的观念里面,你只有技术领先、做出了一个优秀产品,才能拿到风险投资。papi酱让大家发现,人人都可以获得风险投资,只要拿起手机,拍摄几分钟,上传到网上,有一大群粉丝追捧,就会有人愿意投资你。
这件事标志着,风险投资不再是技术创业者的专享了,人人都可以拿风投,人人都可以创业,只要你有足够的粉丝。
技术的演进,似乎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使用门槛极低,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掌握使用方法。
以前,你必须具备专门知识,才能使用技术工具;而现在,只要会用手机,就能生产出无穷无尽的内容。我有一个朋友,每天对着手机录音一分钟,有时读一段诗,有时说一些感想,发在微信上,也有上万个订阅者。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技术时代",特征就是技术无所不在,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不再具有使用门槛,一个人就可以运作一家企业或者一家媒体。以前创业是比技术、比功能,今后创业可能就是比特色、比个性。
手机行业就是技术泛化的一个例子。以前的手机行业,比的是谁的功能强,现在比的是各家的特色,比如配置、拍照、外观等等。因为如今的手机从外形到功能高度雷同,所有厂商都掌握基本技术,功能大家都一样。
今后,产品竞争的重点,很可能就不是技术了(因为大家的基本技术都差不多),而是产品的服务、外观设计、文化等非技术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产品的个性。因为其他方面都容易复制,但个性最难复制。如果一个产品充斥着非常浓郁的个性,这样的产品最难被取代。
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创始人乔布斯个性张扬,把控一切方面,从产品设计到软件功能,甚至苹果商店的柜台布置,无不体现他的个性和审美。结果使得苹果的产品有一种独特的人格和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消费者。可惜乔布斯死后,苹果的这种个性特色正在逐渐丧失。
papi酱也是这样的例子。她以前拍过写真,当过女主角,因为没有个性,结果都没走红。反而是素颜出镜,本色演出,对着摄像头恶搞,却开始全国出名。更极端的还有Lady Gaga,原来只是一个纽约酒吧的小歌手,就是因为穿着个性化的奇装异服,而变成世界巨星。
当个性变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就成了一种竞争力。以后,你需要两样东西,帮助你成功。一样是你的能力,还有一样是你的个性。它们互相配合,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令其难以被其他产品或技术取代。考虑到人的能力很难大幅超出其他人,那么个性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个性造就产品的独特性,在我们这个社会尤其如此。原因是中国社会强调集体和服从,不鼓励每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所以,真正具有自己个性的人或产品,都不多。这种环境中,个性的超额回报就更高。这就好比,其他人都不会唱歌,只有你一个人会唱歌,即使歌声再差,听众也会趋之若鹜。
个性变成竞争力,还有一个原因是技术造成的。技术发展的一大结果就是差异消失。凡是技术主导的领域,生产出来的往往都是标准化产品。当你和其他人用的都是一样的产品时,你就开始怀念差异和个性了。举例来说,很多女孩子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手机套,如果没有这个套子,每个人的手机看上去就都一样了。总之,技术在消灭差异、拉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加大消费者对个性的重视。
papi酱获得投资,本质上就是个性商品化、个性企业化。这样的事情,今后将会越来越多。更深层次来说,技术是冰冷和没有人性的,技术越是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就越需要人性作为平衡和纠正。技术正在很多方面胜过人类,而人性作为一种竞争优势,因而变得更明显了。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