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未来而生----《黑客与画家(精装本)》序言

609次阅读  |  发布于5年以前

《黑客与画家》再版了,刚刚上架。

内容没变,但是升级成了精装本,纸张好了许多。

《黑客与画家(精装本)》

《黑客与画家(精装本)》

《黑客与画家(精装本)》

想要收藏和送人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京东,当当,亚马逊,china-pub)。

下面是我为再版写的序言。另外,《软件随想录》有希望明年再版。

=============================================

向着未来而生

阮一峰 / 2013-03-29

《黑客与画家(精装本)》

不久前,收到朱巍编辑的来信。她说《黑客与画家》即将出版精装本,希望我作为译者,能写一些感言。

我这才惊觉,距离我动手翻译,已经过去了3年。真是时光催人老,三年前我坐在同一张书桌前,使用同一个键盘,一字一字地输入译文,宛如发生在昨日。

回想起来,那时心里没有把握,不知道中文版会不会被中国读者接受。因为IT图书的生命周期很短,三四年前的出版物往往已经过时,《黑客与画家》的英文版出版于2004年,其中不少文章写于2001年。现在推出中文版会不会太迟了?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中文版上市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国内IT业界受到广泛的肯定,很多程序员和项目经理读后表示深受启发,很多计算机系的老师将此书列为学生的推荐读物。我也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摘录几封:

     "......我这两天一直在看,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看得好还不过瘾,又向学校图书馆荐购了。"
     "......我们团队人手一本《黑客与画家》,并且至今共赠送了近百本给我们的用户。"

我一方面很高兴,另一方面也很赞叹Paul Graham。他是怎么做到的,让一本技术类书籍吸引10年后的读者?

后来,我总结出两个原因。第一,他写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思想。就像数学一样,正确的思想是不会过时的。第二,他的着眼点是长远的未来。文章内容主要不是分析现状,更不是总结过去,而是展望未来,以未来指导现在。举例来说,第11章《一百年后的编程语言》就是研究一百年后人们会怎么编程,从而推导到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编程。除了他以外,我没见过其他人有这种视角。另一个证据是,Paul Graham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这说明他对未来有精准的眼光,只有知道未来会怎样,才能选出最值得投资的创业公司。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黑客与画家》完全没有过时。10年后的读者,一方面被已经实现的预言震撼(比如,Paul在2001年说,如果苹果公司将iPod升级成能上网的手机,就能战胜微软公司),另一方面又被那些还没实现的预言说动(比如,Lisp语言将成为主流),思考自己的选择。这是此书成功的最大原因:这是一本能帮你看清道路的书。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应该"向死而生"(Being-toward-death)。意思是人面对死亡,才会停止那些无谓琐碎的关注和困扰,体会到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从而达到真正的存在。借用这种说法,我觉得Paul Graham的哲学是"向着未来而生"(Being-toward-future)。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应该盯着未来的世界,以此决定人生应该怎么走。

说到未来的世界,我想起去年年底,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缩写NIC)发表了提交给总统的报告《全球趋势2030》(下载)。其中一个主要结论是:

    "......到了2030年,没有一个国家----无论是美国、中国或任何其他大国----将成为超级霸权。相反地,权力在国家之间变得分散,而且会从国家手中向非正式的网络、以及个人扩散,产生深刻的影响。......个人和小团体的力量将进一步被增强,更易获得各种调用资源的能力,在解决全球性挑战方面可能更有力。"

如果这种预测是正确的,就意味着未来20年里,政府的力量将缩小,个人和小团体将崛起,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和计算机必然将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正是它们将个体的影响力指数式地提升。

对于网络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把握大趋势,技术会把个人送到难以想象的高度。

未来就在眼前,伸手可及。《黑客与画家》就是这次旅程的指南,为你指出通往那扇门的方向。正如Paul Graham所说,你要做的就是"活在未来,然后造出现在还没有的部分"(Live in the future, then build what's missing)。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