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1618 ISDN上的PPP(点对点)协议

611次阅读  |  发布于5年以前

组织:中国互动出版网(http://www.china-pub.com/)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http://www.china-pub.com/compters/emook/aboutemook.htm) E-mail:ouyang@china-pub.com 译者:王逸(pentagon   pentagon@citiz.net) 译文发布时间:2001-08-14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版权归中国互动出版网所有。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自由转载,但必须 保留本文档的翻译及版权信息。

Network Working Group                                         W. Simpson Request for Comments: 1618                                    Daydreamer Category: Standards Track                                       May 1994

ISDN上的PPP(点对点)协议  (RFC1618 ――PPP over ISDN) 

本备忘录的状态 本文档详细说明了Internet团体的一个Internet标准协议, 并需要经过讨论建议加以改 进。关于这个协议的标准化状态,请参考Internet官方协议标准(STD1)。 概要 点对点协议(PPP)[1] 为多协议的报文在点对点的链路上的传输提供了一种标准的  方 法。此文档描述了PPP在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交换电路上的使用。 这个文档是IETF点对点协议工作组的成果。 任何建议及注解可以发送到邮件列表 ietf-ppp@merit.edu。 适用性: 此规范用于需要使用在ISDN点对点链路上进行PPP封装的实现。PPP不针对多点或 多重访问环境而设计。 “显然,ISDN决不可能是单一的和全球统一的。” 此文档的目的是描述一些从现今各 种广泛的应用中选择出的普遍的实现方法, 以利于提高协同性。

目录 1  介绍 2 2  物理层要求 2 3  帧格式 3 4  带外信号 4 5  配置细节 4 6  安全上的考虑 4 7  参考 4 8  致谢 5 9 联系方式 5

1  介绍 PPP(点对点协议)是作为一种点到点的链路上的通信的标准方法而设计。最初应 用于短的本地线路, 租借线路和使用调制解调器的普通电话线路。随着新的报文服务 和更高速的线路的引进,PPP在这些环境同样能容易地实施。 此规范主要涉及到PPP封装在ISDN线路上的使用。 由于ISDN B通道从定义上 是点对点的电路, 所以PPP很适合在这些链路上使用。 ISDN PRI(主群速率接口)可以支持许多并发的B通道链路。PPP LCP(链路控 制协议)和NCP(网络控制协议)机制尤其适用于减少和消除握手过程的配置,并使 不同的实施之间的通信较容易。 ISDN D通道当适当地分帧后,也能用于发送PPP报文,但受带宽的限制,并经 常使通信局限于本地交换机。 ISDN的术语可能混淆。 以下是简单的图例解释下文将要描述的参考点。

       R                 S               T                   U         

这些要素经常被组合在一台设备上。 2  物理层要求 PPP将ISDN信道看作面向位和字节的同步链路。这些链路必须是全双工的, 但 也可能是专线或电路交换。

接口格式: PPP向物理层呈现一个字节的接口。部分的字节不能产生或被接受。字节流主要 应用与R或T参考点。 传输速率: 与一些特别的ISDN信道接口不同,PPP不对传输的速率加以限制。 控制信号: PPP不需要使用控制信号。若有的话,使用控制信号可以达到更强的功能和性能。  在[2]中详细讨论。一些帧技术的描述中可能需要控制信号,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编码: 由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通信设备)负责各种编码和量化的定义, 此 内容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即使PPP的运作与底层的字节流的表示方法无关,但是在传输中没有标准就象数 据链路没有标准一样肯定会影响交互性。D通道的LAPD接口在T参考点需要NRZ 编码。 所以,作为默认方式,建议在B通道的T参考点使用NRZ编码方式。这样 能使帧在B和D通道之间易于交换。 当允许设置编码方式时,建议在完全B通道需要的地方选择NRZI方式以确保 最 小一次密度,并附涉及FCS的申请。

历史上,有些实施方案使用反向NRZ(仅仅交换了标记和空字符的含义),以便

于确保面向位的同步HDLC的最小一次密度。不建议使用反向NRZ。

自动检测 那些需要组合多种编码方式的实施方案可以选择自动检测编码方式。自动编码检 测可以避免扩大化的事前配置,对PRI(主群速率接口)尤其重要。现在只有简 单的编码方式比较著名。 现在唯一可靠的检测方法是在被支持的编码方式之间进行模式转换。LCP配置请 求的传输在每一种编码方式应该尝试两次,再转到下一种模式。这样确保能有足 够的时间接收从对端来的响应。 必须配置最大设置,以便在累积尝试的时间大于59秒时断开连接。一般情况下 最好使用30秒的期限。

优先配置 通过使用优先配置,PPP也可以与其他编码方式一起使用。由于难以区分,不提 倡自动检测编码方式。 遵循V.120的终端适配器可用来做工作站的简单接口。异步HDLC帧方式可在R 参考点使用。终端适配器提供异步-同步转换。多个B通道能并行使用。遗憾的是, V.120对速率适配有自己的帧模式,因此难以与帧中继区分,并使带内帧检测混 乱。由于V.120不提供基于字节和基于位的转换,所以与面向位的同步链路不兼 容。因此,V.120与其他流行的标准,如帧中继上的点到点协议相比不受重视。

按需带宽协作组定义了一套称为Bonding(绑定)的建议。多个B通道可以并行使

用。绑定有它自己的初始化过程,这可能与上述的简单检测技术冲突,并需要在 一些涉及多个B通道的通用的实施方案中进行扩展的独立的配置。建议使用点到 点多重连接过程代替绑定.

3  帧格式      对于B 通道,如果没有优先配置,在建立初始化连接时,与其他帧方式相反的是,必须 先使用面向位的同步HDLC。假设电路交换的通信通常是[主机/路由器]到[主机/路由器]的。 通过优先配置,建议在直接与接口T参考点的网络终端设备使用面向字节的同步 HDLC,而且在分帧时字节的边界是可见的。 这样的设备很有可能被高度地集成,而且面向位的同步硬件的摈弃能减少组件的数量, 由此带来更低价的接口和更简单的配置。面向字节的同步HDLC必须使用NRZ位编码。 对于D通道,默认地不需要数据服务。通过优先配置,“X.25上的点到点协议”或“帧 中继上的点到点协议”的帧格式必须被使用。 虽然HDLC,LAPB,LAPD和LAPF在名义上是互相区分的,但在同一ISDN通道上 不能同时使用多种帧格式。辨认不同的帧技术,或不经过特别配置而在各个帧技术中进行转 换对于点到点协议来说不是必须的。     4  带外信号 经验显示LLC信息元素在端到端的传送不可靠。兼容的交换机的使用非常局限,提供 商的预定政策也各不相同。所以,LLC-IE的传输不能依赖于帧和编码的测定结果。 还没有为适合点对点协议的LLC-IE赋值。其他接收到的值对点对点协议链路是无效的, 并被点对点协议服务忽略。 作为管理手段的一种选择,多个目录号通过把特定的服务绑定到每一个目录号而指向相 同的物理访问设备。本地交换机提供的被呼叫方的识别号被证明是可靠的。 当使用被呼叫方的识别码时,或当未来的LLC-IE被赋值到点对点协议,而且点对点协 议值已经收到,或LCP(Link Control Protocol)还没有管理上的打开事件时,呼叫必须被 拒绝。接收方不能仅仅因为关闭链路或忽略链路上报文而接受一个进来的呼叫。

5  配置细节 LCP建议的同步配置选项应用在ISDN链路上。 标准的LCP同步配置默认应用于ISDN链路上。 提供连接的典型的网络的MRU可能有1500,2048或更大。为避免分割,在网络层 MTU不应超过1500,除非对端的MRU为2048或更大是经过特别约定的。 建议使用所谓指数缩小法代替固定值作为重启定时器。起初重启定时器的值应为250 毫秒,最终值为3秒。 那些包括持续拨号功能的实施方案,例如按需拨号或重拨号,应该使用某些机制以限制 持续的时间。这些机制的例子包括指数缩小法和在连接失败后丢弃报文队列。在某些应用中, 丢弃传输队列会暂时消除重新尝试连接的因素。 6  安全上的考虑 本文未涉及安全上的问题。 7  参考 1]   Simpson, W., Editor, "The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RFC          1548, Daydreamer, December 1993.    [2]   Simpson, W., Editor, "PPP in HDLC Framing", RFC 1549,           Daydreamer, December 1993.    [3]   Stallings, W, "ISDN and Broadband ISDN - 2nd ed", Macmillan,          1992.    [4]   CCITT Recommendations I.465 and V.120,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over the Telephone Network with Provision for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CCITT Blue Book, Volume VIII,          Fascicle VIII.1, 1988.8  
8  致谢 此篇设计从C.Frost, B. Gorsline,   D. Leifer, K. Muramaki, S. Sheldon, K. Sklower, and  T. Sugawara等人先前草案得到启发。感谢Oliver Korfmacher (NetCS) 在欧洲部分的帮助, Dory Leif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在技术细节及被呼叫信号,Vernon Schryver (Silicon  Graphics) 在连接错误设置及超时方面的帮助。 特别感谢Morning Star Technologies 在计算资源和网络访问支持方面对著作此篇文章 上的帮助。 9 联系方式 可用以下方式联系工作组: Fred Baker       Advance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315 Bollay Driv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93117     EMail: fbaker@acc.com

对此文的问题可送往: William Allen Simpson  Daydreamer    Computer Systems Consulting Services 1384 Fontaine   Madison Heights, Michigan  48071 EMail: Bill.Simpson@um.cc.umich.edu              bsimpson@MorningStar.com RFC1618――PPP over ISDN                                                      ISDN上的PPP(点对点)协议

1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