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5月27日消息 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早已突破人口总数,达到16亿户的庞大规模,移动电话普及率更是高达114.4部/百人,现在还在持续正向增长中。突破人口天花板的限制,虽然有卡槽概念等支撑下的“一人多卡”“一人多机”现象,但是囿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限制,真正的新身份证用户占比非常低。
随着获客成本的高企,运营商曾经依靠增量经营拉动增长的模式已经是低效甚至负效益,存量经营的价值开始凸显。2019年以来,中国移动向存量经营的印迹就非常明显。
一、移动通信市场获客要更重视质量
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免费赠卡是运营商的主要方式获客。通过免费赠卡挂住用户,这种玩法虽然效率高,但是质量非常之低。从接近运营商的内部人士获悉,赠卡用户转化率不足15%。虽然从月度的经营数量上看,运营商获得了大量新增用户,但是3个月或者6个月后,这些增量用户绝大多数已经销户离网或者欠费停机。
免费赠卡模式虽然可以给运营商带来纸面上的业绩,但是这种业绩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把业务免费给用户试用或者使用几个月,这本身的投入并不大。但是运营商的获客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代理商来完成的,如此以来,代理费等各种放号酬金,运营商确实要真金白金对外支付的。在利益面前,代理商当然要最大化。各种虚假或者养卡当然是不可避免的。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新增用户质量。
运营商虽然获得了大批增量用户,但是这些新获得的用户价值贡献本来就比较低,更重要的在网时长超过一年的更少极少数。靠这些用户来弥补各种成本支出,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已经完全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运营商有花钱买业绩的嫌疑。更严重一点说,或许还有浪费国家资财的倾向。
我们相信运营商早已了解到增量用户质量不高导致的入不敷出。那么为什么,运营商还要大规模搞这种负效益的活动呢?除了上面所说的粉饰业绩嫌疑外,还有将各种成本置换成收入的考虑,更有维系周围代理商的意图。代理商当然是谁给钱为谁服务,如果不能从某运营商获取利益,那么该代理商必然要转向其他运营商,或者转型到专业行业。
运营商能不能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当前的运营模式,已经关乎行业未来的发展。这些发展来的增量用户不但不会为运营商贡献足够的营收,反而还成为了运营商的负担。主动或者自愿放弃花钱堆积用户的做法,必然会影响当期业绩,但是与长期来说,这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刺激用户流量增长刻不容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一季度通信行业运行通报显示,流量业务占收比为45.9%。相对于最高点已经滑落了将近三个百分。当然,这其中既有流量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因素,也有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增速显著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报还显示,一季度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55亿GB,同比增长133.2%。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了将近八十个百分点。从单个运营商来看,中国移动的流量增幅最高,中国联通的流量增幅最低,且分别为170%和80%左右。除了流量增速外,用户DOU的增长也出现了同比减缓的情况。
即便中国移动的流量增幅最高,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其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必然包括对流量的激发不足,导致的流量赠送不能弥补语音减收。这种情况虽然首先表现在中国移动身上,但是未来大概率反映到中国联通等友商的业绩中。
201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联通靠了腾讯王卡等B2I2C卡收割了大量年轻人的流量,其流量增幅较快,用户DOU一直是行业内最高,而且流量份额也远超其用户规模份额。然而这种情况在一季度出现了逆转。虽然我们无法从表面的数据上得到确切的原因,但是数据也反映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用户质量较低,而且对流量的刺激不够。
经过四年的持续提速降费,流量的单价早已成为地板价,如果运营商的流量激发不足,那么流量收入的增长必然受限。如此以来,流量经营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还成为运营商持续健康发展的掣肘。
三、培育新业务早下手早受益
5G即将商用,这已经成为运营商转型发展的新契机。全社会对5G的期盼之高远超大家的想象,虽然现在的5G还处于水中月镜中花阶段。在5G应用场景和商用模式都不明确的情况下,迷茫是大家共同的特征。但是对未来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必然成为企业引领后续发展的关键。
虽然5G的大规模网络建设尚未开展,5G终端缺乏都是眼前的现实。但是5G的eMBB、mMTC和uRLLC是运营商未来创新的努力方向。在这三大场景中,谁能开发出典型应用,谁就掌握了未来领先的钥匙。虽然中国移动现在一家独大,但是如果不能在三大应用场景中培育出竞品应用,那么未来被友商超越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5G不仅仅是人与人通信,更是人与物、物与物通信,而且后两者的空间更为广阔。
为了获取在5G方面的领先,美国除了政治封锁华为之后,还同意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与第四大移动运营商Sprint合并。作为先进运营商的代表,T-Mobile和Sprint的合并除了完善了网络建设之外,更是增强了业务创新能力。有媒体报道称,T-Mobile和Sprint合并被业界视为决定美国5G能否领先全球的关键之一。
2018年4月份的历史已经在2019年4月份重现。不过2019年的经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转向了存量经营,或者说更重视存量用户经营。我们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虽然我们不确定中国移动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净增虽然环比也都有所下滑,但是总体增长明显。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展的这些用户,质量怎么样呢?如果运营商管理者能够看到本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推荐文章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