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财报让英特尔可谓颜面尽失,因为就在几天前,这家公司交出了自1999年以来最糟糕的财报:当季营收1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远低于市场预计的176.6亿美元。更要命的是,英特尔净亏损达到史无前例的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1亿美元。
二季度英特尔主要财务指标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承认英特尔在产品设计等领域存在执行问题,同时将问题归咎于宏观经济活动的逆风与全球PC销量下降。
但即使是吃瓜群众中也能看出这其中的问题:宏观背景的影响又不只针对英特尔这一家公司,为什么AMD就可以实现逆势上涨?
实际上,如果Gelsigner将问题归咎于英特尔“转型阵痛”,可能还会让人好接受一些。毕竟,如今的英特尔已经很难再用“PC芯片厂商”的这样单一标签去概括它的业务范围,从2017年确立“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目标后,英特尔就开始竭力向PC时代的自己作别。
截至目前,英特尔已坐拥六大事业部: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加速计算系统与图形事业部(AXG)、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和Mobileye事业部。
从财报来看,部分新兴业务部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问题,如AXG在二季度总营收为1.86亿美元,运营亏损却高达5.07亿美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的1.68亿美元大幅提高。
Gelsigner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英特尔的复出战略堪比“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但似乎英特尔想要翻越的山不止一座。
“传奇缔造者”无力回天
“噔,噔噔噔噔”一段不足2秒的广告音频,成功在全球电子消费者的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烙印,但即使拥有如此影响力,这家芯片巨头的行业地位近年来还是受到了严峻挑战:
一方面,AMD靠着Zen架构异军突起,到了Zen3时代,靠着台积电的先进制程,AMD芯片无论在功耗还是核心性能上已完全领先于英特尔的同类产品。另一方面,高举ARM架构大旗的苹果,靠着自研M1芯片颠覆级的表现告诉世人,X86架构不是CPU的唯一选择。
在老对手和新战场的双重压力下,英特尔也开始谋求出路,请回Pat Gelsinger,这位英特尔历史上首任CTO来执掌公司,希望重塑15年前酷睿2时代的荣光。
这位“传奇缔造者”曾是初代产品80486处理器的设计师,在英特尔任职期间主导了14种不同的微处理器程序的开发。作为一名技术官僚,Gelsinger在业内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在上任后便迅重新拉起了队伍。
原英特尔第一代酷睿CPU首席架构师Glenn Hinton 在退休三年后重新归来,负责高性能CPU的设计开发;SDN 领域的传奇人物、斯坦福大学教授 Nick McKeown 加入英特尔负责边缘计算,甚至连AMD GPU的首席架构师Rohit Verma也被Gelsinger重新纳入麾下。
班底搭建完成后,Gelsinger开启了大刀阔斧的产品线重组。在今年2月的投资者大会上,Gelsinger向业界展现了一幅极其宏伟的蓝图。
具体来看,DCAI(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未来将分为两条产品线:基于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的两种产品,性能核产品针对主流、复杂云和数据中心应用;能效核则针对面向云的高密度、超高能效计算进行了能效优化。
在这个产品规划下, Emerald Rapids(至强处理器)计划2023年面市,将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现有平台在内存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后续还有基于Intel 3制程工艺的Sierra Forest以及Granite Rapids,计划于2024年问世。
而另一大传统业务CCG(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的下一代产品路线则包括Raptor Lake(13代酷睿)以及后续的Meteor Lake与Arrow Lake。
值得一提的是,Arrow Lake将成为首个采用Intel 20A工艺的产品,对标台积电的5nm制程,如果能够按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问世,那么这也不失为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但在执行层面,上述产品普遍存在延期的问题。比如Sapphire Rapids,这款服务器处理器并未在投资者大会上出现,因为它是Emerald Rapids的上一代芯片,原计划在2021年发布,在历经3次延期后,发布时间现已推迟到2023年。
而相比于产品发布周期延迟,英特尔面临更大的问题是基本盘的动摇。
英特尔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特尔CCG(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营收为76.6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2.53亿美元下降25%;运营利润为10.8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0.29亿美元。
其中,台式机业务营收为22.8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92亿美元;笔记本业务营收为47.5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7.34亿美元。
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今年上半年PC市场需求的萎缩非常严重。根据IDC的统计数据,二季度全球传统PC出货量同比下降15.3%,共计7,130万台。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AMD扩张的进度,这家公司的财报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PC处理器和芯片组在内的客户事业部营收为2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5%,营业利润6.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
另一项数据则更加直观地反映了两家公司的此消彼长。根据Mercury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1年四季度,英特尔在X86 CPU领域的市场份额为72.3%,同比下滑7个百分点,与之对应的是AMD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扩大到27.7%。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4年中,AMD CPU的市场份额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相比之下,英特尔的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过去四个季度,仅在2021年四季度录得9%的同比增长,双方攻防转换的变化已经十分明显。
另一边,英特尔DCIA(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同样不容乐观。财报显示,2022年二季度,英特尔DCAI业务营收46亿美元,同比下滑16%,远低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61.9亿美元;运营利润仅为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1亿美元同比下滑90%。
而得益于Milan EPYC(服务器CPU)的优异市场表现,AMD数据中心事业部在今年二季度实现营收1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营业利润4.72亿美元,同比增131%。
富国银行分析师Aaron Rakers认为,今年下半年,在Zen 4架构的5nm EPYC CPU问世后,AMD在服务器CPU领域将继续蚕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IDM会是答案吗?
如此不堪的业绩表现让英特尔主动下调了全年指引,预计2022年实现营收650-680亿美元,这个数字要远低于此前分析师给出的743.4亿美元的全年营收预期。
压力之下,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的资本支出缩减为230亿美元,低于年初预测的270亿美元。
这不免让人有些担心。自去年以来,英特尔陆续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两座先进制程晶圆厂、200亿美元在美国俄亥俄州建造两座先进制程晶圆厂,在这些晶圆厂流片之前,大幅削减资本支出,对于竭力推崇IDM模式的英特尔来说,似乎并不是个好兆头。
在Gelsinger去年回归英特尔后,力排众议推出了IDM 2.0战略,即坚持自己生产芯片,也为第三方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同时把部分制程的芯片交给其他代工厂,来实现对自身工艺进行补充。
在Gelsinger的设想中,这种“混合模式”相较于传统的OEM和IDM更加开放,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产品的多元化与产线的调整呈正相关的关系。
但实际情况是,即使后续再推出IDM 3.0,它本质上还是Fabless+Foundry的集合。台积电开创的OEM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与设计厂商在利益上高度绑定,甚至许多设计厂商都会全程参与到台积电的研发环节。但这在IDM模式下是不切实际的,想象一下,AMD和英伟达帮助英特尔开发晶圆代工工艺,会是什么画风?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的代工业务目前仅局限在高通和联发科两家展开,这也让其对手直接升级成为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代工厂在先进制程上的优势已无需赘述。
为应对自身在工艺制程上的劣势,英特尔制定了一份非常激进的工艺路线图:包括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量产Intel 4(原7nm)工艺,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Intel 3工艺,2024年上半年量产Intel 20A工艺,下半年量产Intel 18A 工艺。
根据时间表,英特尔几乎是在以年,甚至是半年为单位去升级自家的工艺。但参照以往表现来看,如果不是在玩“文字游戏”,既定的工艺节点恐怕很难如期实现。毕竟今年年初发布的12代酷睿(Intel 7工艺,原10nm)已经算是英特尔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改动。
而在此之前,英特尔关于工艺的升级无非是在14nm后加几个“+”的问题。虽然有效减少了迭代风险,但也被用户冠以“牙膏厂”的恶名。
而且即便能够按照时间表如期交付,目前来看英特尔在产品上也难与台积电和三星直面竞争。比如英特尔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量产的18A工艺,其晶体管密度预计在300+MTR/mm²,大致等同于台积电今年量产的N3。而按照台积电的计划,2025年初量产的N2工艺芯片晶体管密度有望达到480 MTR/mm²,这已经形成了代差。
更重要的是,像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老牌代工厂商在供应链中有着很高的优先级。截至今年第一季度,ASML的EUV光刻机已累计出货142台,其中超过半数都被台积电打包带走,在英特尔全球规划的8座工厂竣工后,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产能,可能不仅取决于工艺开发的效率,也取决于关键设备的交付进度。
写在最后
就在英特尔公布财报的同一天,一颗疑似为工程版锐龙5 7600X的芯片出现在测试平台UserBenchmark资料库中。
令人震惊的是,作为5nm制程Zen 4架构的第一批产品,定位于中端市场的7600X在单核测试方面已经能压过英特尔阵营的旗舰芯片i9-12900K一头。
时间回到2008年,在英特尔“钟摆理论”下节节败退的AMD卖掉自家的晶圆厂艰难苟活。也是在这一年,英特尔牵头三星和台积电,合作开发18吋晶圆,一时间风头无两。
完全相反的路径选择让两家公司踏上了两端截然不同的征途,轻装上阵的AMD在“苏妈”的带领下实现涅槃,英特尔在18吋晶圆研发失败后,继续依靠IDM模式艰难前行。
很难判断这两种路径孰优孰劣,但就像十三年前AMD断臂求生那样,眼下英特尔的阶段性衰落也是这家公司必须承担的转型阵痛。
推荐文章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
Copyright© 2013-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9179号-8